日入時分,夜色漸深。

永和宮的主人,也就是楊蜜,剛剛用完膳。

王迪這邊,也剛正兒八經地用完膳。

“陪朕走走吧,大蜜蜜。”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王迪以醫科生的身份保證,這事,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藉著散步遛彎的閒餘功夫,王迪準備和楊蜜探討一下萬民啟智的問題。

他想看看,這個比較懂自己心意的女人,關於此事能有什麼獨特見解。

只不過,到了嘴邊的話語,對於有點擰巴的王迪而言,一時之間,卻又不知該怎麼提出問題來了。

總不能直接問出,對天底下的黎民百姓,是愚民政策好呢,還是啟智政策棒呢?

《青葫劍仙》

就算問出來了,王迪估麼著,楊蜜她也沒有那個膽子,敢回答這個問題。

“陛下,可是…可是新政遇到了什麼煩心事嗎?”

挽著皇帝的臂膀,心思細膩的楊蜜,對於皇帝的一舉一動,觀察得清清楚楚。

新政有多完美,她應該是先於滿朝文武百官最先知曉此事的。

正因如此,她才有點納悶,僅是兩日未見,身邊這個剛納了孫太后近身奴婢的皇帝,按理來說,就算談不上有多麼高興,那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吧?

四下瞅了瞅,注意到近處無人跟隨以後,生怕被別人告發自己干政的楊蜜,小心翼翼問詢著。

“大蜜蜜,江南被抄家滅族的那幾個書香世家,先前朕也和你提及過此事。思前想後,朕有點想不明白,所以特想知道……”

“你說說,這些世家,雖不如漢唐時期的名門望族那樣尊貴顯赫,但他們一不愁吃,二不愁喝。家中良田無數,族中子嗣綿延、人丁興旺。不管是米糧還是銀錢,足夠他們享用幾輩子了…那為何,他們還要做出此等喪盡天良的事情呢?”

“普通的蟊賊,行不法之事,頂多霍霍幾人或十幾人而已。但像他們這種豪紳地主,一旦沒了任何約束,那麼一村一鄉的百姓,怕是都難逃他們的摧殘折磨。”

“按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些罪人,包括朝中一些臣子,哪一個,聖賢書讀得也不少。古聖先賢講的道理,他們懂得,可能比朕都多。但是呢,瞧瞧他們乾的這些狗屁事情!”

“最為重要的是,太祖高皇帝龍馭賓天,這僅僅只過去了五十二年時間;太宗文皇帝呢,才只有二十五年…可是現如今呢,不論是儒家聖人講的大道理,還是大明朝的嚴刑苛法酷吏,對這些人而言,貌似是沒有起到一點作用吶!”

長長嘆了一口氣,王迪沒有直接講出愚民還是啟智問題。他換了個思路,想看看楊蜜能給出何種作答。

“陛下,這天底下,像他們這種泯滅人性的豪紳地主,應當不多吧。”

“別的地方臣妾不知道,但京師之地,往日逢年過節的時候,總有不少大戶人家會布攤施粥,救急窮苦。”

“陛下,您瞧瞧,大明聖朝在您的治下,壞人有,但好人,也挺多的呀。”

拍完龍屁,察覺到皇帝並未顯得有多麼高興,楊蜜眼睛一眨,沒怎麼思慮,接著又講道:

“人壞不壞,有沒有歹心,想不想作惡…陛下,依臣妾之見,和聖賢書讀得是多是少,好像也沒有太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