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外,雖說秋雨下得越來越大,但殿外的臺基地面上,不見有多少積水。

從天而降的雨水,滴落到三層臺基之上,流入臺基四周欄杆底部,專門用來排放雨水的孔洞。

每個孔洞,又連線著雕琢精美的石制魑首。

是以,滴落的雨水,自那最上層的臺基逐層下落,經過多達上千個的魑首排水孔,迅速排光臺基地面上的雨水的同時,還形成了“千龍吐水”的壯麗景觀。

可惜的是,此等一年見不到幾回的美景,處在當下這個時候,誰特麼能有心情去看啊!

奉天殿內,跪伏在地的文武百官,高聲山呼的“陛下息怒”,早就蓋過了殿外的雨水聲。

若非時不時還有一絲涼氣捲入殿內,諸多已被能言善辯的皇帝所折服的臣子們,有不少人,已是忘了殿外還在下雨。

天子的威勢,愈發凝重!

滿朝文武,噤若寒蟬。

只不過,這並不能打斷王迪想要繼續掰扯大道理的念頭。

既然已經講了,那他必須講得令人心服口服,也讓滿朝的臣子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

你們的皇帝,不光年輕,而且還聰明得很!

識相的,就安安穩穩拿了好處,在往後的日子裡,一個個的,都特麼老實本分點!

別妄想做出欺君罔上的事情,尤其是在銀錢這一方面!

“朕知曉,一直將報效朝廷的行為與那商賈之道聯絡在一起,爾等這些飽讀詩書之人,都不願意聽……”

“那朕便從天下的黎民百姓講起,看看這天下財富,到底有沒有定額一說!”

“也以此來驗證一下,朕總結出來的‘交易’一道,是不是確有其道理所在!”

“講大道理之前,朕與諸位愛卿講個小故事,你們仔細體會體會這其中到底有何玄機所在。”

“說,在某個朝代的某個鎮子上,有許多人都欠著他人的錢。”

“在這個鎮子上,有那麼一家客棧。某一天,來了一位客人,拿出了一兩銀子,想要住店休息。”

“不過在此之前,他要看看這家客棧的房間合不合自己的心意,所以在店小二的陪同下,此人上樓去看房間了。”

“而店家這邊,趁著客人上樓看房間的功夫,他想起昨日在趙屠夫那裡買肉還欠著一兩銀子沒給,於是便將客人這一兩白銀還給了趙屠夫。”

“趙屠夫有了一兩銀子,又跑到養豕的農家,把買豕的本錢還給了豕農。”

“豕農拿了這一兩銀子,又跑到飼料店還清了他欠的豕飼料錢。”

“而收到一兩銀子的賣飼料的店主,又拿著一兩銀子,付清了他昨日召妓的錢。”

“這名妓女呢,收到一兩銀子後,又來到客棧還清了她所欠的房錢。”

“恰巧就在此時,上樓看房間的客人下樓了,言及客棧內沒有令他滿意的房間,便將那一兩銀子收好,離開了……”

“諸位愛卿,你們說,那一兩銀子,明明還在客人的手裡…但是為什麼,許多人手頭的欠賬,就這麼平了呢?”

皇帝平平淡淡講完這一則小故事,奉天殿內,頓時有幾位臣子變得口乾舌燥。

在這略顯涼森森的陰雨天裡,強行止住身體顫抖的他們,在其後背還有額頭處,霎那間,便出了滿滿一層細汗。

這些臣子,雖說是隸屬不用的衙門,但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便是衙門裡的錢袋子,是由他們負責掌管的。

別人能被皇帝這則小故事給繞懵逼了,但常年與銀錢打交道的他們,偶爾吧…頂多算是不經常的吧,會用這種辦法來偷偷謀點利。

雖說沒有對大明朝造成太大的損失吧,但要是查起賬本來,這類左手倒右手從中抽點蠅頭毛利的小把戲,皇帝豈能看不出來?

一想到可能遭遇的後果,這幾位臣子的小腿,也不知是站累了發麻,還是被殿外吹進來的涼風給凍到了,皆是不由自主地打起了顫。

好在是,皇帝接下來的話語,當即又給這幾位臣子找了許多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