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開海通商,由朝廷大力支援的遠洋貿易,果真如皇帝說的那樣能為大明朝賺取海量銀錢的話,也許百年以後,黃淮水患,將不再是困擾許多人的問題了。

而徐有貞這邊,言畢之後,滿心皆是憂慮的他,倒不怎麼擔心皇帝和幾位大臣,會聽不懂他言語中想要表達的意思。

他之所以憂慮,還不是因為這種耗時幾年、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水利工程,古往今來,除了隋煬帝楊廣以外,恐怕沒有第二個皇帝敢再去做了吧。

自己提出來的束水衝沙法會耗費多大的人力與物力,說實話,徐有貞的心裡,他自己都沒多少底。

反正在他看來,只要朝廷撥的銀錢管夠,他就敢,也有信心造出類似於都江堰那種可以造福後人長達上千年的水利工程。

問題是,這可能嗎?

敢說出這些話,他可是抱著掉腦袋,以萬一之險博一萬之利的心思。

依徐有貞之見,即便年輕的皇帝想要實施此等利國利民之法,皇帳內的諸位大臣,不治他個滿口胡言的罪過,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想要這些人支援他的治水之法,在他看來,應當是沒有那個可能性。

雖說知道不大可能,但為了在皇帝面前展示出自己的治水能力,以此博得皇帝的關注,徐有貞還是願意冒點風險的。

對於他這個官迷而言,再壞,還能比現在革職查辦壞到哪去嗎?

大丈夫,手中一日無權,活著…還他孃的有啥意思!

只不過,就在徐有貞瞎尋思之際,大大出乎他意料的卻是,且不說皇帝竟然點了點頭以示認可之意,就連英國公還有曹閣老他們,都不曾進言勸諫此法太過迂闊空談,有點不切實際。

這些人的反應,看起來,不大正常啊!

難道說,自己進言的治水良策,真有戲?

“不錯!卿所言,很不錯!”

“不過這也只是黃淮水患的問題…前不久的長江水患,徐有貞,你對其瞭解多少?”

相比黃淮水患,王迪更加在意的,是長江水患問題。

畢竟後世那麼多年,尤其是過了千禧年以後,在他的印象當中,貌似從未在新聞上再看到或是聽到有關黃淮水患的報道。

但長江流域的水患問題,不說年年有吧,隔上一年有一回,基本也不算誇張。而且…動不動就是號稱幾十年或是上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洪水。

再加上目前正值小冰河期,雖然還不明顯,但北方缺水乾旱問題已經時有發生了。

這種天象問題,也不是人力可以阻擋得了的頑意!

既然如此,不如提前做好準備,將兩湖兩廣還有江南地區打造成大明朝的糧倉。

這樣一來,就算沒有一粒外部糧食的輸入,單憑這些地區的稻米產出,供養整個大明朝在未來極有可能暴漲的人口數量,應該也不算有多麼困難。

“呃……”

聽聞皇帝問話,在那一瞬間,徐有貞的心裡,變得有點慌。

是講實話呢,還是欺君?

這可是個要了老命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