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醫科生眼中的外掛(第1/3頁)
章節報錯
啪啪啪,萋萋芳草綠蔭間,驚起鳥兒一片。
槍聲響起的同時,一陣濃濃的硝煙味傳來。
即便捂著耳朵張著嘴巴,還是有被巨大槍聲給驚嚇到的楊蜜,臉色變得刷白刷白。
僅僅打了幾槍過後,沒了興趣的王迪,搖了搖頭,便領著受了驚的美嬌娥重返寢殿內。
...
諾貝爾,後世不知曉這個發明家的人,恐怕還真不多。
此人,由於發明出硝化甘油這種爆炸能力極強的大殺器,一度被稱之為“兜售死亡的商人”!
在王迪看來,刨除化學專業的,恐怕也只有醫學生,對硝化甘油這頑意最為了解了。
畢竟,這種具備易燃易爆屬性的嚇人頑意,由其製作而成的片劑,還是治療由冠狀動脈狹窄引起的心絞痛的急救處方良藥。
這種學名叫做三硝酸甘油酯的化學方程式,早已記在了王迪的腦海中。
只不過,就算有一系列的精密刻度儀器,就算那些材料都是高度提純不含一絲雜質的……
說實話,相當怕死還沒活夠的王迪,他可沒有那個膽子,去擺弄這種極度致命的爆炸物。
當年,諾貝爾在研製這類產品的時候,期間弄死了多少人,王迪還是有所瞭解的。
更何況,在目前這種近乎零基礎的條件下,強行弄出這頑意的話,怕是還未見到敵人呢,自己這邊就得全軍覆沒了。
硝化甘油這種大殺器暫時弄不出來不要緊,改良一下大明朝現有的火藥,王迪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因為他的老家,在千禧年之前,可是當地縣城製作土鞭很有名氣的一個村莊。
比中指略粗差不多長度的鞭炮,由其製成的一掛土鞭,要是在自家院裡放的話,可是有不小的機率,能震碎家中的玻璃。
當然了,這種玻璃,就是最為普通的那種,並非再後來的鋼化玻璃。
一掛鞭放完的話,耳朵裡除了嗡嗡的迴響聲,短時間內再也聽不到其他聲音了。
也是因為威力過大,基本每隔兩三年的時間,因為製作這種土鞭導致一家老小被炸死的滅門慘劇,便會時不時發生一次。
只不過那時候資訊流通不便,出了縣城,知曉此事的人就變得很少了。
王迪記得,後世新聞報道了一個吃鞭炮譁眾取寵的主播。在他看來,此人要是敢吃這這種土鞭的話,腦瓜子當場就得給他崩個稀爛。
而現如今呢,大明朝的火藥配方,雖說用於銃炮的有所區別,但換算下來的比率,已經和後世的「硫磺10%,木炭15%,硝石75%」這種應用於槍支上的最佳組配比率,其實也沒差了太多。
只不過,缺點太多的火銃,其威力在王迪看來,卻是不盡如人意。
武器是一方面,火藥也是一方面。
武器研發需要一個過程,短時間內怕是無法見到效果。
再者說,王迪對於火器稱得上是一竅不通。
班師回京以後,他也只能將一些理念思路傳授給匠人,許下豐厚名利,看看這些人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奇蹟。
好在是,火藥的質量,才是直接影響槍炮威力的核心。
在這一方面,王迪瞭解的還算比較多。
提升火藥的威力,目前最便於實現的,就是將其由粉末造成顆粒,使其在槍炮藥室內得到充分燃燒,繼而產生強大的爆發力。
這樣一來,相比粉末狀的黑火藥,顆粒狀的黑火藥,其威力有效乃至成倍提升的同時,還能大大節省火藥的用量問題。
至於除去氣孔降低吸溼性的拋光技術,依王迪之見,目前若只單靠人力慢慢打磨的話,恐怕一人累死累活幹一年的量,也不夠紅衣大炮打上幾發。
“基礎太差,沒有蒸汽機,沒有各種鋼鐵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