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仁慈的皇帝(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迪提出來的要求也不是很過分,交換三萬漢人兒女和兩萬頭牲畜而已。
畢竟人家也先還要送水靈靈的大妹子嫁過來呢,要價太狠的話,那豈不是顯得自己這個妹夫不懂事嘛。
1:5的交換比例,再加上脫脫不花大汗已死,王迪自認自己要是也先的話,完全可以慷脫脫不花部族之慨,答應這樁大賺特賺的買賣。
不過呢,王迪估摸著,也先送回來的,怕不是半數以上的漢人俘虜,都是老弱病殘的婦人。
他也明白,就算也先想挑一些身體健壯的,恐怕以寇虜這些不通教化的蠻夷之輩,也沒有幾人會將漢家兒女當人看待。
可勁使喚,弄死了,再去搶唄。
這不是王迪的猜測,歷年以來的事實本就如此。
那麼…這些遭到寇虜虐待沾汙的漢人女子,一旦被交換回來,即便她們還有家室,恐怕也回不去了。
怎麼安排她們,就成了一個問題。
送去當營妓或是賣到青樓,有點太不人道了,也不符合王迪賺名聲的想法。
再說了,這些身處蒙古高原飽經風霜日曬的女子,恐怕也不適合去賣笑討人喜了。
至於是否將她們賜予兵卒為妻,王迪思慮片刻後,果斷絕了這個想法。
狼多肉少,若是引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問題,得不償失。
萬一有那心眼小的,見到自己沒有分到娘們以後,天天嘲諷別人的婆娘是寇虜玩剩下的,這可不利於軍中團結。
既然如此,那不如把她們塞到傷兵營,上崗培訓護理技能一年半載以後,直接撒到沿長城一帶的各個邊陲重鎮。
如若將士們的反響還不錯的話,那就擴大規模,順便將剖腹產一法傳給心靈手巧之輩。
然後再普及到大明朝各省各州各縣各個衛所,救治照顧傷兵的同時,也盡最大的可能提升一下人口出生成活率。
要是反響不行的話,那隻能將此事暫且擱置,就當給這些可憐人找個棲身之所了。
以她們遭受的非人待遇,恐怕也沒多少年的活頭了。對此,王迪不介意當一回聖人,發發善心,救救這些曾經沉淪於苦難當中的漢家女子。
“也先此人,不乏謀略,且秉承其祖輩野心,當為草原上的一代雄主。”
“陛下如果真將萬餘俘虜送還的話,也先萬萬沒有不應允的理由。”
“有了這些人,依微臣所見,不出三年的時間,草原上…又將迎來一位一統草原大漠的霸主。”
雖然不清楚皇帝昨晚和于謙談了什麼,一大早起來,于謙這個叛徒,竟然又重新迴歸到文臣陣營,不再提及出兵征伐一事。
至此,許多人都已明白,皇帝是以和為主,暫時沒有出兵的念頭。
覺察到這種情況,文臣們當然是倍感欣慰,一眾武勳肯定是有所失望。
但是呢,不管出不出兵,身為兵部侍郎,鄺埜有義務將這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事實情況,再一次告知與皇帝。
“無妨,朕心中已有決策,鄺愛卿不必過於擔憂。在朕看來,也先一統草原也好,最好是能把兀良哈三衛這些牆頭草給徹底治服……”
“俘虜一事嘛,就這麼定了。朕目前想的是,我大明與瓦剌部達成協議之後,交換回來的那些漢家兒女,諸位想過要怎麼安排她們嗎?”
沒了土木之變,再挑選三大允文允武的總督駐守沿長城一帶的關隘重鎮……
僅憑這兩點,就算也先不顧及他妹子的感受,就算自己不弄出點超前的新頑意來,王迪都不信也先在有生之年以內,能破關入中原。
有了他的把控,文武各司其職,外加幾十萬的精兵猛將,面對總人數僅是區區幾百萬人口的寇虜……
想要將其徹底滅掉的話,對於坐擁泱泱大國的王迪而言,他真沒感覺有多難。
甚至是說,如果不是怕傳染到大明境內,王迪剛來到大明朝那會兒,都有意叫人抓點老鼠和活著的寇虜。
然後,把老鼠餓上幾天與寇虜捆綁在一起,待到這些人被噬咬以後,再將其往大草原上一丟……
那效果,想想就能叫人不寒而慄。
只不過,誰叫王迪有著一顆悲天憐憫的心呢。
這種事,即便真做,那也得扔到遠離大明萬里之遙的地方或是某些島國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