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謙啊,你意下如何?(第2/2頁)
章節報錯
“是的,陛下!”
對於皇帝撤銷自己三軍總督的頭銜,于謙此時心裡,除了有點不捨以外,更多的還是一種輕鬆感。
權力的確會使人上癮,但在他這…倒沒這回事。
他不捨,完全是因為身處三軍總督位置,看到了軍中存在的許多弊端,自己卻沒來得及整治,而非是貪戀名利,捨不得高官帶來的榮華富貴。
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字字清晰答覆過後,于謙也知道皇帝要步入正題了。
放下酒壺,正襟端坐,他靜靜聆聽著皇帝要如何安排自己。
“正六品,起點太低了,有些先天不足啊!”
“即便朕給你據理力爭,想要賞賜你個正三品的兵部侍郎,也不知那滿朝文武百官,答不答應朕的提議。”
“即便透過了,恐怕也是把你駕到火上烤!”
“以前你官職卑微沒礙了別人的眼,一旦身居高位,有些事就由不得你了。”
“再加上你這人不知變通剛正清奇得很,太宗文皇帝就不說了,朕和太后你頂撞了也不止一次……”
“朕都不曉得,讓你在朝堂呆上三五個月過後,會發生何種大的變故。”
搖了搖頭淡淡一笑,看著臉色沒有絲毫變化的于謙,王迪繼續說道:
“剛剛朕也講了,欲推行那些利國利民的好政策。朕也知曉,這些政令在執行初期,大明朝內部,有可能會引發些許的動盪……”
“再就是,邊軍衛所兵備廢馳,朕已有所耳聞。此事,關乎國本,非同小可。”
“所以說,為了不使國家陷入內憂外患的困境,朕準備由西至東沿長城一線,設定三邊、宣大、薊遼三大總督,大力從嚴整頓軍治,加強我大明朝北境一帶的軍事防禦作戰能力,提高各鎮協防禦邊效果。”
“三邊總督,負責陝西、甘肅、延綏、寧夏一帶軍務,兼理糧餉。”
“宣大總督,負責宣府、大同、雁門關、偏頭關、寧武關一帶軍務,同樣兼理糧餉。”
“薊遼總督,節制順天府、保定、遼東三撫,以及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四鎮。”
“三大總督人選,需為坦蕩忠君之輩,且要識軍務、知民生…在朕的眼中,于謙,你當屬其中之一。”
“朕的意思呢,是想要將你安置在中間宣大總督這一重要位置上。如此一來,遠離京城朝堂,見不著面的情況下…你這位太祖文皇帝留給朱氏後人的國之柱臣,一展平生所學實現胸中大志的同時,也能少點來自於外部的掣肘。”
“于謙,你意下如何?”
雖說宣大總督的品階比兵部侍郎還要高,但這種因事而設、事畢即撤的外放臨時職位,再加上于謙立下的功勞,若將其作為賞賜給於謙,王迪自信難度應該不算太大。
再者說,于謙這耿直的傢伙,要是一直呆在京師朝堂上的話,王迪可不敢保證自己能有唐太宗那樣的容人大度。
頂撞一次頂撞兩次沒準還能一笑了之,要是隔三差五地來上一次,他是真怕一個忍不住,就滅了眼前這個不會說軟話的正臣。
當然了,照顧于謙還是次要的。
最主要的是,只要北部邊境安穩,即便大明朝內部產生些許的動盪,王迪也不會像剛穿越至大明朝那會兒似的,心裡充滿各種擔憂,總害怕有人背刺自己。
有了奄遏下水大捷的威望加身,且不提山東境內那二十萬的備倭兵,僅是在手握三大營和廠衛的情況下,王迪都敢來個以暴止亂。
誰特麼敢逼逼賴賴沒完沒了的,那抱歉了,借你人頭一用,以作殺雞儆猴之效。
“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