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皇帝想幹啥?(第2/2頁)
章節報錯
真要實施了,就憑下面那些人曲解聖意偷奸耍滑的手段,定會落得個百姓得不到實利,朝廷還撈不著太多好處,且各處官場更易滋生貪汙腐敗這諸多的問題。
到了那個時候,恐怕這大明朝從上至下,也定會陷入好一段混亂時期。
“陛下,要知道,米糧才是一國之本。將賦稅全部折以銀錢,恐怕容易惹出難以預料的禍亂啊。”
時間太短了,再加上喝了不少酒腦子有點暈乎乎的,于謙也想不出具體哪裡不對,但他知道賦稅全部折銀絕對行不通,也不能大行此舉。
“賦稅全部折銀,邁的步子是有點大了……”
靜下心來,考慮到現在實物稅佔大頭的情況下,突然來這麼一下,貌似真不大好。
不過王迪並未死心,抿了口小酒,思慮片刻後他繼續說道:“米糧照常徵收,剩下的那些亂七八糟的徭役,定個清晰明確的條例,統一合併徵收銀兩。”
“如若朝廷或是地方州縣有需要用人勞工的情況,那就明碼標價,花錢僱人,不得行強迫之舉。”
言語至此,王迪是越說越來勁,繼而對於謙講出今晚他最終想要表達的意思,“此次班師回朝,朕意欲重新核查大明朝的實際戶數,順帶著,清丈我大明朝的每一寸土地……”
“洪武年間我聖朝初立,永樂年間太宗文皇帝五次征討北虜,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經戶部統計登記在冊的全國戶數,也俱是在千萬戶以上!”
“怎麼…經過朝堂上諸多文臣口中的‘仁宣盛世’,為何到了朕這裡,戶部登記在冊的戶數,竟然不增反降,目前僅有九百四十萬餘戶?”
“這是為何?朕的心裡,很是困惑!”
“核查,必須核查,給朕必須重新核查清楚!朕倒要看看,這少掉的六十萬戶三百來萬人,究竟是去了哪?”
心中氣憤之際,王迪悶了一大口酒。
翻閱袁彬遞上來的資料過後,王迪這才知曉,相較於明朝初期的洪武永樂年間,到了他正統一朝,登記在冊的全國戶數,竟是個不增反降的可笑局面。
這些人去了哪,經過袁彬的解惑,王迪也已知曉。
無外乎是被各地藩王還有那些豪紳地主給弄成了黑戶,要麼就是當兵被苛刻得厲害了,隱姓埋名躲到大山深處去了。
後一種嚴肅整頓衛所軍治即可,但是前面那種肥了他們個人,有損大明朝利益的事情,王迪怎能視若無睹!
現在好了,藉此重新核查人口的機會,連清丈土地也一併搞定,將大明朝的稅賦好好整頓一下。
“陛下息怒,請保重聖體!重新核查戶籍真實數目,是理所應當之事。臣卻不知,陛下口中言及的清丈土地一事,又所謂何故?”
核查戶數,短則三五月,長則一年,算不上勞民傷財之舉。
但是呢,清丈土地,可就有點麻煩了。耗時長且不說,這其中會遇到的阻力,于謙還是能想到的。
只是…當皇帝將這兩件事同時列出以後,對於皇帝所圖之事,此時于謙的心中已是有所猜測。
但在沒有得到皇帝確切的答案之前,于謙還是不敢相信皇帝會有這麼瘋狂的想法,會有如此大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