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大勝!

五天前,是為八月初一甲申日。

于謙命駙馬都尉井源率領六千精騎,在三名嚮導的帶領下,出偏頭關,迂迴繞後趕至已經廢棄的東勝衛。

一日休整過後,他們在熟知地形的嚮導的帶領下,穿陰山,悄悄繞後潛伏在距離奄遏下水湖七十里地的無名山溝中。

與此同時,宣大二城連日襲來的大雨,果真如欽天監夏官正劉信預測那樣準確。

大雨結束一日過後,兩地明軍的調動開始頻繁了起來。

這種情況,身處宣大兩地的脫脫不花和太師也先,都看在了眼裡。

只不過,他二人對此的反應卻是截然不同。

面對無論是在人數還是在裝備都更佔優勢的明軍,再加上還要提防遼東區域的兀良哈三衛反叛,主攻宣府有點無從下手感覺的太師也先,已經準備撤攤子走人了。

在也先的眼裡,只要他全權掌控的瓦剌部能將實力儲存下來,即便此次出兵無功而返也不算太過重要,大不了明年開春再來寇邊襲擾大明補齊這次損失。

就像時叛時降大明的兀良哈三衛那樣,打不過就求饒撤攤子走人,休養生息攢足了人馬,再來騷擾大明。

只要鬧騰的力度控制好了,既能有所收穫,還不會引起大明的圍剿。

縱使這個年輕皇帝有點想法試圖做點什麼,那又能怎樣!

畢竟連永樂大帝的五次御駕親征都沒能消滅草原上的任何一個部族,就憑這個乳臭未乾的娃娃皇帝能幹成啥事?

反正以也先多年的經驗來看,大明朝就是想撕破臉徹底剿滅他們,也沒那個實力能辦到此事。

有了這樣的想法,面對高牆壁壘還有精兵猛將,也先準備先避其鋒芒,待到來年再說。

而大汗脫脫不花這邊,他倒不擔心兀良哈三衛會不會反叛他這個大汗。

就算這幫膽小怕事的傢伙真想反叛,那最先遭殃的,肯定也是也先麾下的瓦剌部。

畢竟從洪武年間開始,瓦剌部和韃靼阿魯臺部還有兀良哈三衛就彼此爭鬥不止,誰看誰都不順眼。

能有機會打擊消弱對方的話,他們是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正因為有了這個底氣,再加上若是不來一次正兒八經的大戰好好劫掠一番,身為大汗的脫脫不花,又如何向下面跟來的各部族首領進行交代呢?

要知道,在這群狼環繞的廣袤草原上,慫逼,是做不了大汗的。

對於大汗脫脫不花的舉動,頭腦比較活泛一直想取而代之的太師也先,基本也能猜到。

雖說他不會配合脫脫不花的行動,甚至也想借大明的手滅掉脫脫不花,好讓自己能夠順理成章地繼承草原大汗之位……

但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以後,暫時將草原集體利益看得還算比較重要的也先,準備於原地牽扯住宣府的兵力,不讓大明朝有機會對脫脫不花部進行包抄圍剿。

當然了,自認自己還算比較有良心的也先,也只做到這一步。

大同方向的戰事具體會怎樣,說實話,他還不真太關心。

想想都知道,即便再給脫脫不花三五倍的兵力,他也打不下大同這座有著“北方鎖鑰”之稱的大明關隘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