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諸位愛卿不必多言了,爾等都起來吧。”

瞥了眼也不知是被嚇暈過去,還是磕頭磕暈過去的王振,一時之間,王迪還真有點不忍心弄死這個很是貼心的體己人了。

他在想,要不要饒了王振一命。

有同情這一方面的因素,但佔比很小,絕對不是主要原因。

多半個小時前剛穿越至大明朝那會兒,抱有‘總有刁民想害朕’這種念頭的王迪,是百分之一萬地想要除掉王振。

然而到了現在嘛,不發一言默默看著黑壓壓的幾十號人,剛剛跪倒在了自己這麼個小年輕的面前時……

王迪的心態,竟是以極快的速度,轉變到了帝王心態。

在這大明朝,或者應該說…是自古至今,官大一級都能壓死人,更何況是他這位九五至尊的皇帝了。

回想起太皇太后張氏提及到的那些關於“皇帝是龍,龍長大了是會踹窩子的”這種言論的時候,王迪終於醒悟了過來!

他明白了,任皇帝的脾氣性格如何變化呢,在外人看來,天子所思所想所行,是可以總結為一個詞語的,那便是……

聖意難測!

有了這種清晰認知以後,再加上原主的記憶,刨除便宜親孃孫太后以外,王迪還真不怕有誰能發現自己是個冒牌的正統皇帝。

既然後顧之憂已除,那就該考慮點皇帝應該考慮的事情了。

先前按照唯物辯證法的思考方式,王迪默默地觀看了在場一干文武大臣的全程表演。

讓他有點未曾想到的就是,目前這個時期,文官和武勳這二者之間的關係,貌似並不像他了解的那樣,武人卑微沒有半點話語權,文人掌控朝堂上的一切。

這較為平衡相互制約的朝堂政治,對他而言倒是個好事。

但作為一個成年人,三角形是最為穩固的一種圖形,這種常識王迪不會不清楚。

放在朝堂之上,文臣和武勳構成了其中的兩點,剩下那一點,便是…也理應是皇室,或是皇室的代言人。

想到這裡,還能有誰比王振這個現成的靶子更為適合呢?

至於他乾的那些事,搜刮的民脂民膏,還有與其狼狽為奸的同黨,該抄家的抄家,該充公的充公,將其一一抹平也便是了。

剛想至此處還未開金口呢,當王迪察覺到諸位文武大臣投來的殷切視線,再考慮到現如今正值御駕親征之際的時候,他心裡又有點猶豫了。

事情鬧得這麼大,臨到末了了,如若來個不痛不癢的責罰,恐怕剛剛諫言的文武大臣的內心,滋味…定是不好受吧。

尤其是對樊鍾將軍還有兵部侍郎鄺埜這幾位率先響應自己的忠臣而言,先前自己的舉動,貌似是有耍人玩的嫌疑。

目前這情況,在他看來,很像後世的職場那樣。

下面人按照上頭的意思把事辦了,也把事情辦好了。結果呢,自己辛苦做的一切,竟未被領導採納或是看在眼裡。

對於一部分人而言,有了這樣的職場經歷以後,自此以後,再想讓人家盡心盡力去辦事,恐怕應該是很難做到了。

更何況,現在還是資訊不發達且沒有任何監控裝置的大明朝。

國家上上下下的治理,都需要人來搞定。能力大小先放一邊,忠不忠心聽不聽話,這才是王迪最為看重的一件事。

再加上現如今又不像後世那樣普及了基礎教育,識文曉義明事理的人才,並非遍地都是……

萬一因為此事真有人給自己陽奉陰違或是撂挑子不幹事了,這絕對不是王迪想要的結果。

想至此處,他心中便有決定。

“來人,即刻將王振…還有他的乾兒子們押解回錦衣衛大牢,由太后和內閣牽頭,著三法司聯合會審。”

“曹閣老,你擬個奏本,就以干擾軍機事務為由呈上來給朕看看。”

“撤銷錦衣衛指揮使馬順、錦衣衛指揮同知王山,還有錦衣衛指揮僉事王林三人的職務。”

“將其三人打入錦衣衛鎮撫司獄,抄其家產,親族…男的發配邊關充軍,女的送至教坊司。”

“東廠提督一職,暫由…母后身邊的金英負責,令其徹查宮中是否還有王振餘黨存在。”

“對了,那個直言不諱頂撞朕和太后的于謙呢,他目前身在何處,把他給朕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