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內心是波濤洶湧,無法平靜的。

誰都年輕過,誰都輕狂過。

但芸芸眾生,行至半生,回來仍是少年的又有幾人?

人到了三十歲,人們選擇忘記了曾經的豪言壯志,人們選擇了麻木,選擇了隨波逐流,因為這樣,是不需要費力的。

張林內心在問自己,活了大半輩子,為了什麼活著?

從小聽父母的話,聽老師的話,成年後,上班聽領導,聽老闆的話,成了家,聽老婆的話,有了孩子,聽孩子的話。

這一輩子,他自己可從沒有一天是聽自己一句話,一輩子,都是在聽別人的話。

聽別人沒有什麼不好的,至少在別人的眼裡,自己是一個好男人,在父母眼裡,自己是一個孝順的兒子,在公司自己是一個忠誠的員工;在妻子眼裡,自己是一個努力工作的丈夫;在孩子眼裡,自己是一個為家付出一切的父親。

在別人眼裡,自己是個好人,沒什麼不好的。但自己內心甘心嗎?這真是自己想做的自己嗎?

張林此刻已經麻木了,因為他已經習慣了三十幾年,這種習慣,讓他誤以為這就是他想要成為的自己,這就是他活著的全部意義。

做一個好人,沒有什麼不好的。

但為了做好一個好人,失去自我,失去了活著的意義,自己真的值得的麼?

“東明啊,這件事就交給我張林吧!”這時,張林覺得做一個好人,順便去做自己年輕時候想去做的事,就是他接下來十幾二十年的意義。

張林將手中的煙,從車窗彈射出去,帶著火星的香菸,墜落在馬路上,碰撞出無數的火花,火光要更明亮許多,張林眯起雙眼,歲月在他一雙眼睛邊,無情的留下了痕跡,老年斑和蒼老的眼角紋,就是最好的佐證,但此時那細縫中卻散發出久違三十幾年的明亮,炯炯有神的望著郭東明,“東明,你儘管去做,人脈上的事,就交給我!”

之前,張林答應郭東明,可能更多的是看到了其中帶來的利益,而如今張林無條件的支援郭東明。

張林前三十幾年,就像行走在黑暗中,沒有光亮,沒有方向,難而,今天遇到郭東明,郭東明就像一道光,讓張林重新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人為什麼活著?

這個世界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從沒有去思考過,也沒有人去告訴他們為什麼活著?

父母沒有告訴過他們;老師沒有告訴過他們。不是不告訴他們,而是他們的父母和老師,也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人究竟為什麼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