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人為什麼活著(第1/2頁)
章節報錯
郭東明來到這個世界,越來越發覺在地球上學到的知識,是多麼的有用。就比如九年義務教育。
在這個世界,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他,感覺處處是商機,但為什麼郭東明在前世,那麼努力,還一直處在社會的最底層,同樣受過九年義務教育。
原因只有一個,地球上,像郭東明這一代人,內卷的太厲害,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受過九年義務教育,這樣九年義務教育都沒有任何的優越性,都屬於標配,所以在地球上,太多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最後混的不如一個沒有上過高中,甚至沒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
這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
辛辛苦苦十幾年學習,最終不如一個從小調皮搗蛋的傢伙。
當初郭東明高考之後,不選擇復讀,而是選擇廚師,不僅是因為自己喜歡,最重要的郭東明覺得,學校裡的知識學多了,會阻礙一個人的發展。
而學習,並不是只有在學校裡可以學,社會上,同樣可以學習。
但很多人從學校出來後,選擇了一個職業後,在剛開始的幾年裡,會努力去學習這一職業所有的知識,但幾年後,熟練掌握這門職業技術後,就停止學習,往後的日子,就如機器一般,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坐著同樣的事,拿著不變的工資,一直到身體老去。
郭東明在前世,就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而且廚師行業裡,這種現象,尤為常見。
因為廚師屬於一個越老越吃香的行業,只要堅持的夠久,就越值錢。但太多廚師有個誤區,以為只要堅持做好一樣,然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去堅持就可以了。卻不曾想,這種不再去思考,不再去學習的堅持,有什麼意義?
很多人到了三十歲,就已經死了。
因為他們已經失去了活下去的意義,每天猶如一具行屍走肉一般的活著。
郭東明前世,因為條件不允許,十年的時間裡,雖然一直在努力學習,依舊深陷最底層的泥潭之中,但郭東明穿越到這個世界,就不一樣了,自己身上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九年義務教育帶來的紅利,也越來越明顯。
郭東明來到這個世界,慢慢不再為生計而發愁,他終於也有了機會,去思考,他活著的意義,他為什麼而活?
他不想也和絕大多數人一樣,到了三十歲,每天為了生計而奔波,忍受著老闆的剝削,同事們的排擠,每天做著同樣的事。
郭東明決定,竟然自己現在慢慢已經不再為生計發愁,他就要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自己一直想去做的事。
這可能就是郭東明活著的意義。
“助人為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的人生宗旨,更是我的人生目標!所以幫助蘇韻堂成為碩士,是我分內之事,我要讓這世界出現更多的碩士,從今往後,我要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我的足跡,在史書上留下我的名字,郭東明。”
這是郭東明在地球上,從小受到的教育,從小被塑造起來的價值觀,如今更是成為了郭東明的人生奮鬥的目標。
九年義務教育,其實也有儒家思想的影子,很多古代儒家學子,終其一生都追求名垂千史,歷史留名,而郭東明當然也不例外。他做不到道家的老子和莊子那樣,淡泊名利,瀟灑自在。
豪言壯志,少年們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