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白天,大學生們受到了近乎全方位的“羞辱”。

當置身在一個和學校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那些他們所引以為傲的文化和知識變得全無用處,在村民們的眼中,活成了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呆子。

當然,老實講,那些知識不可能全無用處,只是他們還沒學會如何理論聯絡實際。

或許,這也是高校的領導和老師願意大力配合這次活動的原因。

但當一天緩緩走過大半,大學生們漸漸度過了剛開始的新奇和緊張,慢慢適應起來,局勢又有了變化。

傍晚,炊煙籠罩著竹林。

忙活一天腰痠背痛還遭了不少“羞辱”的大學生們串了串門,陸續回到了自己的家裡。

同時,一幫大小不一的孩子拎著飯盒飛奔回了家。

因為經濟發展不行,外加地處偏遠,虎山村的村小已經被裁撤,村裡的十幾個適齡兒童上小學只能去隔壁村子上。

隔壁村子也好不到哪兒去,據說再等一年多也要被合併到鎮上,那時候,這些十來歲的孩子就需要每天往返將近二十公里的路。

不過村民們每天的日子過得都辛苦,實在也沒空去琢磨一年多之後的事情。

對他們來說,船到橋頭自然直,是隻要不死人,到時候總能想到辦法妥協和活下去。

這些孩子們回到家,下意識把書包跟飯盒一扔就要跑出去瘋玩,結果一個個全被家裡的大學生堵了回去。

開什麼玩笑,好不容易輪到我們發揮,怎麼可能讓你們溜了!

大學生們兩手一叉,“作業拿出來!先把作業做完了再玩!”

小屁孩眼珠子一轉,“今天沒作業!”

大學生哼了一聲,從兜裡摸出手機,“那我給你們老師打個電話問問。”

“莫莫莫!我錯了!”

小屁孩老老實實地搬了個小板凳,然後又搬來一個高條凳,趴在上面就開工了。

“坐直了!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你們老師沒教過嗎?”

小屁孩默默坐直了。

“本子擺正!筆怎麼握的!”

“讓你把本子擺正,人怎麼又斜了!”

“一個字一個字的寫!不要鬼畫桃符!”

小屁孩偷偷瞥了一眼自己的爺爺/老漢兒,發現他們似乎完全沒得護著自己的意思,正想著要不要撒個嬌,就聽見他們說道:“大學生,感謝你教,不用管他,該罵就罵,該打就打!打完了我請你喝酒!”

小屁孩身子一顫,委屈地癟著嘴,開始寫了起來。

一時間,十多戶有孩子的人家,響起了不同的咆哮聲。

“3+8到底等於多少?你再好好想想?不行就拿手指出來數!”

“野火燒不盡後面那句到底是什麼,潤物細無聲讀起來通順嗎?”

“這是讓你寫成語,五四,五湖四海啊!五八四十那叫成語嗎?”

“你這道題是情景模擬,情景模擬的意思就是假設你真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像題幹上寫的,你要買一個滑板車,你媽媽不同意,你要怎麼說。考察的是什麼呢,是你說服對方的能力,你得把優點好處列出來。你光寫個求求你了,那能行嗎?”

在霍千里的刻意安排下,這些有學生的家庭,都保證了每一戶都有一個蜀州師範大學或者蜀州大學的學生。

倒也不是說這兩個的學生就一定比其他學校的優秀,但在沒有更多資料支撐的情況下,霍千里只能用高考成績與專業對口這兩個資訊來進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