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是不是來得不是時候?(第2/3頁)
章節報錯
霍千里嘆了口氣,“大家認為,我們這個產業園區能辦起來,這些企業願意進駐,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我們有最優質的東江丹參。”
“因為我們丹參的價格比他們去別的地方買的便宜不少。”
“我們在稅收上也有一定的優惠政策。還有補貼。”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回答著,霍千里嗯了一聲,“看來大家也都同意一個論斷,我們產業園區的基礎都是建立在丹參上的,對吧?那麼,這個丹參的產量是可以無限增長的嗎?”
眾人一下子被霍千里問住了,他們確實下意識都忽略了這個問題,丹參這玩意兒是長在地裡的,有個產量,不是想要多少有多少的啊!
咦?不對!
我們可以再多種些噻!我們鎮上沒得了,隔壁鎮還有土地噻,他們肯定願意啊!
“有些同志或許想著,我們可以繼續擴大種植面積,就算我們千符鎮沒太多土地了,但是鄰鎮肯定還有啊!是不是啊?”
霍千里呵呵一笑,說中了不少人此刻的心聲。
“咱先不說讓鄰鎮幫忙,人家願不願意,對我們有多少好處這些斤斤計較的小問題,但也要考慮我們虎山村的環境承載力!”霍千里沉聲開口,“就如同我之前跟青峰鎮長說過的,我們要金山銀山,也得留住綠水青山。”
點到曹青峰的名,曹青峰就像是得到了訊號,順勢開口道:“的確,環保這頭,是我們基層工作中很少考慮到的,醫藥公司本身就是極容易產生環保問題的,我們必須要慎之又慎,現有的十二家醫藥企業,既達到了我們千符鎮丹參供給量的極限,也即將逼近我們生態環境承載力的極限。”
“但是,剛才說的這些問題,都不是最關鍵的一點。”
就在眾人漸漸被霍千里一席話說服之時,霍千里自己又開口了。
他的目光一個個地看過去,然後輕聲道:“諸位,還記得你們籤的結對幫扶承諾書嗎?”
眾人心頭一跳,腦子靈光點的瞬間便明白了霍千里未說盡的話,腦子轉得慢點的也很快聽到了霍千里的進一步解釋,“千符鎮不止一個虎山村,也不能只有屬於虎山村的產業園區。”
一錘定音。
這話一出,升級改造這個事情就幾乎再無反對之音。
但新的問題還有。
副鎮長許遠征開口道:“霍書記,你的眼界確實比我們強,看得也遠,我個人是認同要對鎮上的產業進行一番調整,找到新的可以惠及全鎮的經濟增長點的。但是,在具體專案選擇上,我們是不是可以再商榷一下?”
“咱們現在難道不是在商榷嘛!”霍千里呵呵一笑,眾人也跟著附和一笑,氣氛悄然輕鬆了些。
霍千里沒有磨嘰,將自己的考量說了。
為什麼選擇走親子研學路線這個問題,他跟顧大強聊過,跟郭浩然聊過,跟韓致遠和何教授聊過,也跟江清月談過;
基層親歷者、上級官員、專家學者、普通民眾,四層檢驗下來,早已是爛熟於胸,邏輯通暢自洽。
此刻對在場的這些位一說,絕大多數都聽得心悅誠服。
“霍書記,你剛才說的這幾點,我是聽明白了,也聽懂了,更是舉雙手贊同。”
人大主席是個老同志,平日裡開會話也不多,這會兒卻意外地開口道:“但是,這個方向是好的,我們千符鎮能不能做到呢?就像說我們哪個不希望孩子考個清華北大,但能不能成是另一回事啊!我們的財政薄弱,人員有限,這麼大的行動,如果成果不達預期,後果我們能不能承受得起啊!”
老同志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是殺招,直指問題的關鍵。
曹青峰神色微變,正要開口,霍千里已經直接接過了話。
他神色輕鬆,看著眾人,“這個問題,想必不知是廖主席一個人的憂慮,也是大家的擔心吧?”
“從願景上說,人心齊泰山移,只要我們一條心,帶著政府其餘同志,帶著老百姓,擰成一股繩,一定是可以的。”
霍千里笑了笑,“不過那是口號。落到實處來看,就需要我們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拿出切實的測算和方桉來,這樣才是負責任的態度嘛!”
他看著眾人,“大夥兒該不會以為,我今天在這兒一說,明天就是立項開工了吧?”
眾人都哈哈一笑,這麼一說的話,這個事情似乎就可接受得多了。
曹青峰看著霍千里,認真而堅定地道:“霍書記,我完全支援你對產業園區進行全面升級的構想。”
肖堯也開口道:“我也支援,促進全鎮經濟的全面發展,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人大主席想了想,“我支援霍書記的想法,但是我們一定要把方桉做好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