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是不是來得不是時候?(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根根的煙點上,會議室只有菸頭的火光在活躍著。
僵局還是由肖堯打破的,反正他不管怎麼做,身上霍千里死黨的標籤都是逃不掉,索性也不糾結。
“霍書記,你說這個全方位改造升級具體是指什麼?”
眾人也都齊齊地看著霍千里,等待著他的解釋。
“簡單來說,調整產業結構,豐富園區功能。”
霍千里開口道:“以現有的中藥材工業園區為基本盤,承擔財稅和就業保底任務;在虎山村另起灶爐,結合中藥材科普、民俗體驗、田園野趣、娛樂休閒四方面,打造以親子研學為主題的第三產業,增加就業,拉動消費,構建全鎮產業協同發展的新局面。”
眾人面面相覷,都不吭聲了。
他們的心裡,大多都不約而同地升起了一個念頭:你這不是多事嘛?
經過了先前的反腐,而後又是大批企業出走,幾番折騰過後,現在產業園區好不容易穩定下來,你這又要搞什麼么蛾子,能不能消停一點?
咱們老老實實把這些企業服務好了,把稅收了,把政績拿住不行嗎?
對,在這些人心中,霍千里這個提議,就跟搞么蛾子差不多。
瞧見眼前的場景,如果是昨天以前的霍千里,或許就會覺得很懊惱或者後悔,覺得自己應該做好了完全的準備,然後再來一出“舌戰群儒”,說得眾人心服口服,一戰而定。
但現在,他的思路變了。
他不再試圖一個人做好所有的事,而是在冷靜分析了方桉透過的可行性之後,就拿上來討論,儘量發揮組織的功能。
首先一點,曹青峰和肖堯對這個事情絕對是會支援的。
他們來這兒,是要積累政績的。
這個事情是霍千里倡議並且做主推進,就算做垮了,主要責任人也是霍千里,但一旦成了,以這個事情的想象空間,他們卻能分到很大的功勞。
更何況現在,他們跟霍千里關係融洽,同時還能利用霍千里多年積累的深厚人脈,這樣的機會一旦錯過,未來何時還能再來,誰也說不清。
這兩人在度過了最初的震驚之後,一定可以很快反應過來。
其次,霍千里不是一個普通的正科級鎮高官,而是貨真價實的實權副處,在面對千符鎮官員的時候,他的身份便能壓服一部分的搖擺人員。
如果他只是個普通的鎮高官,或許就需要多講講方法,先挨個做通至少半數以上同志的工作了。
最後一點,他相信這個事情是好的,也是必要的。
郭浩然、韓致遠、何教授也都認可這件事情本身,只不過擔心難度。
對這件事情,他需要的,想要的,只是大家的配合。
所以,這樣敞開了說,有問題再挨個對部分不認可同志進行談心溝通的辦法,才是最合適的。
事情的發展也如他所想,曹青鋒和肖堯在思考了一小會兒之後,眼神便漸漸亮了起來。
但都不是官場愣頭青,兩人也沒有急吼吼地立刻跳出來,旗幟鮮明地表明立場。
一方面是想讓其餘的反對者都站出來,將意見充分表達,他們也好更有準備;
另一方面也有謀定後動,不當出頭鳥的考量。
“霍書記,我能問一個問題嗎?”
組織委員範福生舉了舉手,頗有幾分小心翼翼。
霍千里灑然一笑,“我們組織又不是一言堂,問題擺出來就是希望大家一起討論的,當然可以問,大家也都可以隨便問。”
“謝謝霍書記。是這樣的,我想請教一下霍書記,對產業園區的升級改造,是否具備必要性。尤其是在現在這個時刻。”
說完,範福生有些忐忑地看著霍千里,“霍書記,這是我的一點小小困惑。”
雖然霍千里說得大氣,但範福生依舊姿態放得很低,生怕讓霍千里產生別的誤會,以為他是在反對。
“福生同志這個問題問得很好。”霍千里朝著範福生微笑頷首,然後看著眾人,豎起一根手指,“這個必要性,也是我們在推動這個事情之前,需要首先明確的問題。”
“我認為是有必要的,原因有兩點。其一,我們產業園區現在的發展其實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繼續大規模的增長已經不怎麼現實了。”
一個副鎮長忍不住開口道:“霍書記,為什麼這麼說呢?產業園區的地方還有不少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