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裝了個大的!(第2/3頁)
章節報錯
“感謝霍千里同志的精彩發言,請入座。”
主持人在掌聲漸消中接過話頭,“剛才,霍千里同志的發言很真實,也很懇切,希望在座的年輕同志們都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啟發。”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知道,霍千里,穩了。
青雲路已經就在腳下了!
“同時,我們都明白,基層村委的工作,離不開直屬上級的支援,我們的大學生村幹部們如何更好地在基層發揮能量,如何創造更大的價值,是值得我們組織部和屬地政府細細思量的內容。”
“今天,我們也請到了虎山村所在的東江縣縣高官李喬同志,聽他講述一下東江縣的經驗,有請李喬同志。”
掌聲中,女聲旁白同樣唸誦起來。
“李喬,2005年任XX東江縣委委員、常高官........在工作中,他大力支援虎山村的發展,數次前往虎山村考察調研,虎山村在全省範圍內廣受好評的城鄉思想文化互動實踐就是在李喬同志的大力支援下得以圓滿實施......”
當李喬站在聚光燈下,面前擺著一方小小的講話臺,下方是一張張看向他的臉。
這些都和他曾經經歷過的講話場景並無太大的差別,但他的心潮卻難以抑制地澎湃起來。
因為,這是省委組織部的大會。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壓下心緒,沉聲開口,“尊敬的X部長、各位領導、專家、各位同志,大家上午好.......”
“我第一次親自到虎山村考察,是在組織部第一次排名公佈之後,在現場見證了虎山村在短短半年時間內的變化,而後便對這個村子,對霍千里同志,多了一些關注.......”
還好楊紅傑剛才識趣走了,否則就算他厚著臉皮坐下來,李喬這一巴掌扇下去,也能將他扇出會場。
接著李喬講述了在對待虎山村發展上,縣委縣政府的心路歷程和所做的努力。
適度藝術加工,並未太過美化,基本還是按照真實的情況講的。
和霍千里一樣,李喬也想明白了組織部讓他來發這個言的用意。
但比起霍千里的發言,他還是適當拔高了一些高度,從制度保障層面、各級機構運轉層面、利益分配層面,都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
主席臺上組織部領導側目看去,微微點了點頭。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東江縣會繼續努力,將扶貧事業和東江縣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前些天,縣委剛剛審議透過了一份關於東江縣道地中藥材產業園區建設的規劃草案,正待逐級上報。我們計劃以虎山村為核心,利用虎山村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發揮虎山村的標杆宣傳作用,打造整個東江縣的道地中藥材種植產業鏈,在響應國家、省委、市委城鄉統籌發展號召的同時,促進縣域經濟的良性發展.......”
在這樣的場合,李喬丟擲了他謀劃已久的計劃。
可以預想,這一點將是明天關於這場會議的各種報道中都會提及的重點內容。
而這,也是他這一趟講話的另一個目的。
摟草打兔子的事,可不只霍千里會幹!
當李喬的發言結束,主持人同樣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不少領導和專家也認可地點著頭,有高度有事實,邏輯清楚,同時還畫了一張大餅。
許多人心裡都湧現出一個念頭:李喬的升遷,恐怕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在東江縣的兩位大出風頭之後,又有一位專家代表發言,接著在一個領導的總結講話後,便進行了表彰。
五個先進個人,三個先進單位。
在其餘人的豔羨中,拿著獎狀證書,和組織部領導留下照片,這次的會議就在他們燦爛的笑容中圓滿結束。
專家和各級領導們紛紛散去,私下裡有沒有什麼聯絡就是另說的事,至少組織部這邊不再組織了。
不少大學生村幹部也跟著領導一起回了村子,經過今天的會,想必彼此都有不少的話可聊,不少的事要做。
經歷了一趟完美旅程的東江縣高官李喬也動身回了縣裡,離去前笑著同意了霍千里開玩笑說的請一天假的話。
很多人走了,但也有很多人留了下來。
肖堯幾個在村裡憋了快一年的死纏爛打,強拉著霍千里跟他們聚了一聚。
不少暫時不急著回去,同時也樂意來參與一下的,也都加入了進來。
從古時候官場的角度來說,他們這也算同年,多幾分聯絡總是好的。
霍千里無奈,只好硬著頭皮上。
錦城的酒很香,也很醉人,火鍋的煙氣又為這場歡聚添上了幾分狂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