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 觀望(第1/2頁)
章節報錯
似順王那樣的事,其實京城不止發生一樁,從各地來的藩鎮凡是進京早的,不管是皇室還是外藩,都被叫過去和國師“深談”了一番。
深談的結果個人不得而知,總之大夥都安安分分的,表示我們都是大晉忠臣,當然要好好的忠於天子啦,什麼外心野心,都是子虛烏有,我們都好好的呢。
於是,明明是最危險的時候,明明到處都是桀驁不馴的豺狼虎豹,偏偏安安靜靜的,沒有任何亂象。只有皇宮緊閉大門,沒有召任何一個諸侯進宮覲見,尚書檯把那群宰輔之臣叫了進去,並未放還。大街上不見人形,只有兵丁在不斷調動巡邏。
若在以往,這種情況早就流言四起,有心人躍躍欲試的有所動作,但這一回卻是例外,那些平時上躥下跳的大人物們這回好像一起躺平了,在家修身養性,沒有人關注大局。
不過這種局面顯然也是一種異常,自然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後面幾天,即使京城被防範得已經風雨不透,依舊還是有各種訊息流出,所有腳程慢些的諸侯察覺到了乾脆就停下來了,不進京了。
國師再強,他庇護的範圍總是有限的,以前就預設他的領域是在京城周遭百里,百里之內逆我者亡,百里之外視若不見。現在我在百里之外觀望不動行不行?
反正截止日期是元宵節那天,各位諸侯實力不弱,百里之遙轉瞬即到,大不了約定好十四晚上一起到京城,幾十家諸侯一擁而入,即使是國師也不好全按住吧?
最可慮者,是國師舍下臉皮,突破了百里方圓的“默契”,一直殺到那幾家離得不遠的營地裡,給幾位挨個上上手段。
而且既然不在京畿,在外面國師就可以不拘軟性手段,直接來硬的也可以,那就算這些諸侯抄上了。
因為擔心此事,各諸侯一直懸著心,不由自主會駐紮的近一點,讓營地互相守望。這樣看到隔壁被雷劈了,還能趕緊跑,跑到……跑到京城自投羅網。
手段就手段了,保住命再說吧。
連最桀驁不馴的諸侯們都是這麼想的,國師之威,以至於此。
然而等了數日,國師那邊沒有任何反應,沒有追出來的意思。似乎國師真的只會在京城百里之內動手,多出去一里都不動。
這真夠刻板……哦不,自律的。
簡直就不像人,而像一把劍……一把權劍一樣。
觀望兩日,眾諸侯有點放心了,就各自維持著這環京城諸侯帶。
諸侯心裡安定下來,就有點躁動了。國師不管事,是吧?
周圍鄰居也是諸侯,是吧?
都是一個檯面上的親朋好友,那不串門不是可惜了嗎?
雖然光明正大的在國師視線邊緣串聯,未免不把他老人家放在眼裡,但是繞道而行,偷偷摸摸見面總不難吧?
於是眾諸侯不由自主的學著蝸牛從殼裡伸出了觸角,去接觸外面的世界。
試探的結果是:安全。
安全的邊界一時探不著,眾人不免更加大膽漸漸互通訊息,漸漸使者來往不絕,漸漸夜晚溜出去見面,漸漸白天公然見面,漸漸公開宴飲……
漸漸的,以前在封地都要顧忌的忌諱,在這裡肆無忌憚起來。好像京城一百一十里外就是法外之地一樣。
這樣的大串聯,集合了天下小半的地方力量,諸侯數十,劍俠上雙,劍客百計,何其壯觀,好像真的能做成什麼大事一樣。
但也就是看著壯觀,其實想真做成什麼事,太難了。
首先就是,時間太短了,真正的聯合,要早早就私下勾兌,書信來往,從大局到細節一一敲定,互質互信,建立同盟,最後才是主君見面一錘定音。等到那一步,耗費的時間只怕要以年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