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大漢軍官學院(第1/2頁)
章節報錯
陛下,不知何人可為參謀部之參謀長?」左丞相許文恭聲問道。
「參謀長?」劉襄聞言開始思考了起來,並沒有直接說出人選來。
殿內群臣也都屏息凝神的等候劉襄宣佈人選。
大漢延續秦的三公九卿制,太尉是全國的最高軍事長官,治軍領兵。
可劉襄在廢黜周勃太尉一職以後,就再也沒有任命過太尉,隨之劉襄的威望越來越高,群臣也都預設大漢沒有太尉這個官職了,不敢在劉襄面前提及太尉。
如今參謀長這個官職雖說沒有太尉那般大的權柄,可卻能擁有著統籌各官署並指揮大漢各軍行動的能力,堪稱當前大漢最高的武職。
「隆慮侯功勳卓著,屢立戰功,謀略頗多,由其出任參謀長一職。」劉襄思付片刻,緩緩說道。
眾人聽到由周灶出任參謀長,既感到驚愕,又無話可說。
自從周灶取得河朔之戰大勝,被劉襄賜予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策馬入宮門的殊榮以後,周灶就生病了。
剛開始還能堅持來上朝,後面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今年直接臥病在榻,沒有辦法上朝。
劉襄讓周灶擔任參謀長,那這參謀長和太尉一樣形同虛設,雖說有人坐著,可週灶也沒辦法上班啊!
但群臣也無人敢表示反對,作為收復河朔之地,一舉洗刷匈奴帶給大漢屈辱的將軍,周灶如今在大漢軍中威望十分高。
他們若是敢以周灶身體不行為由,反對周灶擔任參謀長,定然會激起將軍們的不滿,禍及自身。
「陛下聖明!」群臣恭聲道。
劉襄滿意的點了點頭,參謀長對皇帝負責,如今周灶稱病在家,等於參謀部的決策是由他這個皇帝來決斷的,參謀部在前面替劉襄頂雷。
當然劉襄並非想把參謀長一職虛設,只是目前沒有什麼好的人選。
大漢如今雖說將領頗多,可卻無一人能夠真正做到統籌全域性,算無遺策,見微知著,文武兼備。
而且成為參謀長以後,就不能再統兵打仗了,需要如同丞相、御史大夫一樣呆在長安裡面,以免參謀長在軍中大肆培養羽翼。
「既有隨軍參謀輔佐將領治軍攻伐,則將領之幕僚實屬累贅。待參謀部人員甄選完畢,正式開始運轉以後,則嚴禁將領招募幕僚。」
「將領可將幕僚資訊上稟於參謀部,由參謀部從中挑選人員充入參謀部,對其重新安排。」劉襄緩緩說道。
漢朝時統帥率軍出征,有權自行招聘、選任文職僚屬,設定府署,幫助處理軍政事務,稱為「開府「。由於這類府署設於幄幕中,所以又叫「幕府」,而統帥左右的僚屬,也因之被稱為「幕僚」。
幕僚的工資是他效命的將領所出的,而不是朝廷出的,幕僚自然而然會對養活自己的將領更忠心,必要時甚至會跟著將領一起造朝廷的反。
從古至今,要想成大事身邊必須有一幫人來輔助,個人的力量終究是微薄的。
東漢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天下,哪一個梟雄帳下都有一堆謀士充當幕僚。那些食人之祿、替人分憂的幕僚教著自家主公怎麼取代漢家天下,沒有幾個真心忠於大漢。
故而現在劉襄要提前預防這種情況,使得領兵將領若是出現造反意圖,就會面臨孤木難支的困境。
「陛下聖明,臣以為還需禁止諸侯王招攬門客。諸侯王招攬門客乃是為了治理好諸侯國,使得諸侯國不受外敵入侵,百姓安居樂業。」
「既然參謀部有股肱羽翼之用,完全可以使諸侯王依自身所需向朝廷申請參謀型別和數量,由參謀部之參謀來輔佐諸侯王處理國政。」許文上前恭聲道。
「參謀部主職軍中謀略,嚴禁干涉政事。諸侯王養門客之風久已,朕特許諸侯王可繼續養門客。」劉襄思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