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漢軍之殤(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漢對於歸順的烏桓部族處理辦法是設立烏桓八旗,這樣既能打碎烏桓原有的社會等級秩序,又使烏桓保留了一定的戰鬥力。
上三旗是烏桓原本的上層組成,下五旗是烏桓的低階貴族組成,保證烏桓無法自身擰成一股繩,只能接受大漢的調遣。
烏桓八旗分別被安置在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駐牧,代漢北御左賢王廷威脅。
遼東郡塞外,烏桓正黃旗駐地
「鎮護將軍,陛下詔令規定調動大軍需持虎符及烏桓校尉公文方可,如今將軍只有烏桓校尉公文,恕在下無法調兵。」原烏桓王現正黃旗旗主速僕丸恭聲對著坐於主位的田祿伯說道。
田祿伯統領駐朝大軍多年,在朝鮮威望頗高,軍中士卒多敬畏之。
故而在田祿伯一番煽情演講以後,多數軍官認為田祿伯調動大軍是奉皇帝詔令的,使得田祿伯輕而易舉地調動駐朝大軍出塞,並矇騙過了樂浪王劉興居,使其為大軍調撥糧草。
然而駐朝大軍需要留下一部分鎮守朝鮮兩國,加之多為步兵,無法草原作戰。
田祿伯就將注意打到了駐紮在遼東郡附近的烏桓正黃旗與鑲黃旗身上,想借助烏桓騎兵彌補自身騎兵不足的缺陷。
「是啊!將軍,陛下當初給我等頒發的詔書有著明確的規定,私自調動大軍死罪,我等不敢冒險!」鑲黃旗旗主附聲道。
「本將手中的烏桓校尉公文難道還不足以使爾等調動大軍嗎?非要讓本將亮出虎符乎?」田祿伯臉色陰沉著問道。
田祿伯手中的烏桓校尉公文是其專門偽造的,至於虎符的話,造假難度太高,田祿伯沒有辦法仿造出來。
速僕丸與鑲黃旗主低頭不語,他們深知漢律的厲害,不敢用自己的生命做賭注。
「如今左賢王廷守備空虛,左地各部族又勾心鬥角,正是一舉蕩平匈奴左地的絕佳時刻。」
「陛下因而命本將率領大軍攻伐左賢王廷,虎符未至,乃是因為不慎調入水中,此情況公文上已經明喻。」
「爾等二人不願出兵,莫非歸順我大漢是假,為匈奴間者是真,暗中仍是以匈奴為尊乎?」
「如今本將所調九千精兵就在帳外聽候本將號令,汝二人是以叛國之罪死在本將劍下,還是隨本將攻伐左賢王廷?」
田祿伯見軟的不行直接上硬的,一聲令下,大帳內衝入數十名披甲武士,將帳內烏桓人控制起來。
「鎮護將軍,我二人絕無叛漢之心啊!還望將軍明鑑。」
「將軍明鑑啊!」
兩名烏桓旗主畢竟是做過投降派的人物,能屈能伸,見此陣仗,立馬跪地求饒。
「立刻發旗主令,調動正黃、鑲黃兩旗騎兵隨同本將出塞作戰。」田祿伯將腰間雁翎刀拔出,指著速僕丸冷聲道。
「是。」兩人連忙點頭稱是。
「如此便好,待攻克左賢王廷後,本將定上表為汝二人請功。牲畜、錢糧、絲綢、美酒、鹽糖都會成為爾等的賞賜。」田祿伯見兩人識趣,立馬給兩人畫起了大餅。
「我等一定聽從將軍號令!」速僕丸兩人立馬恭聲道。
在田祿伯的一番威逼利誘之下,成功調動了烏桓正黃、鑲黃兩旗的兩千騎兵。
大軍浩浩蕩蕩的開入匈奴左地的勢力範圍之中,目標直指左賢王廷。
因為有降漢的烏桓騎兵帶路,大軍有著清晰的行軍路線,倒不至於出現迷路的情況。
草原一處帳篷駐地,這裡屍橫遍野,綠色的草原帶著斑斑血跡,上空飄著炊煙。
漢軍士兵正在打掃著戰場,有火頭兵正在宰殺牛羊牲畜做飯。
大軍出塞以後遇見了幾個匈奴小部落,而這些小部落無一例外的被田祿伯下令屠滅,將其牲畜積蓄補給大軍。
一來田祿伯只有一萬多士兵,根本無法分兵押送俘虜;二來朝鮮地貧,田祿伯所帶軍糧並不多。
「速僕丸,距離左賢王廷還有多遠?」田祿伯拿著草原地圖問向速僕丸。
草原廣闊無垠,匈奴又逐水草而居,左賢王廷也是會更換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