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崇拜英雄要從娃娃入手(第1/2頁)
章節報錯
朔方城西南方向三十里處,這裡本是一座平平無奇的小山丘,可因為河朔之戰的漢軍陣亡將士屍骨衣冠埋於此處,這裡成為了大漢無數軍人懷著崇高敬意的英雄陵園。
通往英雄陵園的道路兩旁種著松柏,松枝傲骨崢嶸,柏樹莊重肅穆,且四季長青,歷嚴冬而不衰,代表陣亡將士萬古長青。
英雄陵園的大門口有四名身高五丈、怒目直視前方的大漢士兵雕像。
靠近大門內側的兩名士兵是步兵,一名士兵手中拿著長矛做出戰鬥姿態,一名士兵手持盾牌做出禦敵姿勢;外側的兩名士兵是騎兵,一名士兵左手拉著馬韁、右手舉著雁翎刀,另外一名士兵拿著弓弩瞄向遠方。
走入陵園以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塊九丈九尺高的石碑,此石碑正面書寫「朔方郡英雄紀念碑」八個大字,背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記載著河朔之戰的戰果。
在石牌前排放著祭祀用的,三牲、五穀、玉器等祭品。
陵園內散落佈置著牛、馬、豬、虎、羊、熊,老鷹等石雕。
陣亡將士的墓碑整齊排列在陵園裡面,按照爵位與官職由近到遠排列,墓碑的背面記載著他們生前的各項戰功和籍貫。
朔方郡郡守府安排專人每日打掃這裡,每逢佳節良日都會讓人祭祀這裡的陣亡將士。
隨著匈奴實行四等民種姓制度和發生分裂,匈奴喪失了主動進攻漢朝的能力,戰爭的主動權落到了大漢手中。
每年都有新兵來到朔方郡磨練,出塞尋找匈奴部落練手,以打造優質騎兵部隊。
朔方郡的將士每次出塞作戰前,都會專程來到英雄陵園祭拜,以求陣亡將士英靈保佑自己出戰順利。
漢律也有明確的規定,凡是經過朔方郡的大漢將士都必須要前往英雄陵園祭祀陣亡將士,凡無故不去者,罰百金,削去五級爵位。
英雄陵園因此每天都有見過不少祭拜陣亡將士的身影,並沒有出現英雄無人過問的可悲現象。
因為今天劉襄要來英雄陵園祭祀,朔方郡的不少百姓本著瞻仰聖顏的目的,早早跑到陵園來祭祀英烈。
這讓負責保護劉襄安全的郎衛和朔方軍士兵頗為頭疼,驅趕蜂擁而至的百姓不大可行。
畢竟天子一直強調要讓百姓崇拜英雄,若是以一刀切的方式驅趕了前來祭拜英烈的百姓,會挫傷百姓崇拜英雄的積極性,天子知道了肯定會震怒。
可若是不驅趕的話,朔方郡與匈奴挨著,若是有匈奴賊子混入其中,恐怕會使天子有危險。
朔方郡守郅都和郡尉周亞夫無奈之下,只能以陵園面積有限為由,限制進入人數,對於進入陵園的百姓嚴格審查,剔除可疑分子。
「今上這是第二次來英雄陵園祭祀了,對陣亡將士如此聖恩的君王恐怕只有今上了!」
「自古以來,戰場上流血最多的就是尋常士兵,可卻沒有多少人記住戰死計程車兵,只記得立下功名的將軍。今上待將士如此厚恩,我等當以奮力殺敵而報之!」
「甚是!我等當為今上肝腦塗地,浴血奮戰,就算戰死能入英雄陵園也是值得了!」
此刻入園的百姓名額已經滿了,劉襄尚未來到英雄陵園,幾名負責警備的朔方軍士兵小聲交談著,來打發時間。
朔方郡的英雄陵園激勵了無數的大漢普通士兵,從沒有一個君王像劉襄一般關心過默默無聞的他們。
任何一名士兵都渴望能夠贏得生前身後名,而劉襄透過英雄陵園給予了他們這個待遇。
朔方郡是第一個修建英雄陵園的郡,是由少府署、奉常署和朔方郡守府合力修建的。
在劉襄第一次去朔方郡英雄陵園祭祀以後,大漢各郡國都自發的仿照朔方郡英雄陵園修建了英雄陵園。
英雄陵園雖多了,可劉襄也不能每一個都去祭祀一番,只選取朔方郡英雄陵園作為代表。
就如同後世大學雖多,可只選擇清北作為代表一樣。
卯時過半,清晨的陽光照耀在大地上,劉襄率領著出巡隨駕的公卿大臣來到英雄陵園祭祀。
「陛下萬歲!大漢萬年!」
「陛下萬歲!大漢萬年!」
「陛下萬歲!大漢萬年!」
在看到劉襄的天子儀仗以後,先是負責戒備計程車兵歡呼起來,接著是進入到陵園裡的百姓被感染的跟著一起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