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帝者視天下生靈為工具(第1/2頁)
章節報錯
兒臣參見父皇!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朔方郡郡守郅都參見陛下,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徹、郅都等一眾臣子在看見劉襄御駕後,紛紛跪地叩首,山呼萬歲。
「免禮。」劉襄淡淡說道,並掀起車簾走了下來。
這是劉襄此番出巡天下以來面對官員跪拜首次走下馬車,而不是直接駛入城內,因為下方跪伏的人群中有著他最器重的太子劉徹。
劉襄徑直來到劉徹面前,看著幾月不見的兒子變得黑瘦,比以前更加深沉的模樣,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錯,看來這幾個月的微服經歷,你大有收穫。」劉襄贊許道。
劉襄身後的公卿大臣們聽到劉襄此言,心中皆不由一驚。
作為陪同皇帝的外出人員,他們知道太子劉徹沒有在出巡隊伍中,被皇帝派了出去。
可皇帝並未和他們談這件事,他們也不敢問,出巡路上胡亂猜測太子去處,可沒有想到太子竟然被皇帝派去微服私訪了,難怪看起來如此黑瘦。
公卿大臣們對於皇帝的這一安排表面上若無其事,默不作聲,內心裡都若有所思起來,揣測著帝意。
「此番微服私訪雖說只有幾個月,可兒臣確實受益匪淺。」劉徹恭聲說道。
至於有什麼收穫,自然是要和劉襄私聊討論,不能在如此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
這次微服私訪使得劉徹朝著影帝的方向更進一步,對於官員豪強胡弄人的演技有了深刻的理解,懂得了在外示人以拙、內心洞若觀火。
對於劉徹不痛不癢的回答,劉襄十分的滿意,若是放在以前,劉徹肯定不會有這麼強的戒備之心。
「有收穫就好,這一路恐怕受了不少苦難,與父皇同乘而坐,在馬車上講一講。」劉襄笑著說道,示意劉徹跟著他一同上馬車。
「謝父皇!」劉徹面露喜色,恭聲道。
他雖說貴為太子,是劉襄最疼愛的兒子,然劉襄曾言「天子所與共六尺輿者,皆天下豪英。」
因而劉徹自從成為太子以後,就未曾與劉襄同乘而坐過,故而劉徹欣喜萬分。
隨後在馬車中,劉徹和劉襄講起了自己此行的收穫,對於法家學說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對於豪強商賈有了什麼新的看法,知道了底層百姓的生活有多麼的不易。
「朕曾與汝提及過,前秦之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繼承人出現了問題,使得秦制無法順利的推行,秦吏、舊貴族、平民和徭役們得以聯合起來反抗前秦上層統治者。」
「這一次朕要告訴你的是:前秦早在秦皇贏政時期就埋下了禍根。贏政在八歲以前一直是以人質的身份在趙國邯鄲生活,受盡他人冷眼。」
「回到秦國以後,先後經歷了贏氏宗族的敵視打壓,呂不韋的獨攬大權,嫪毐的混亂後宮等一系列苦難。」
「早年的經歷嬴政懂得了隱忍,心性遠過常人,懂得選用賢才。正因如此秦國方能在贏政手中橫掃六國,結束了周王室衰落以後的亂世。」
「可惜從秦王變成秦皇帝后,嬴政開始變得自大,一心求仙夢想長生,再也不記得自己早年的悲慘經歷,忘記了底層百姓的艱難生活,忘記了官員商賈和豪強大姓的醜惡嘴臉。」
「當帝國的主宰忘記考慮下層百姓生活後,帝國的百姓便開始對這個帝國產生失望的情緒,不再忠於這個帝國,方在陳勝吳廣起義以後,秦帝國才頃刻間轟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