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鑄錢監(第2/2頁)
章節報錯
“謝陛下!”酈寄幾人恭敬道。
“如今這八株錢使用起來非常不便,朕欲要鑄造新錢,幾位鑄錢多年,有什麼看法,說出來讓朕聽聽。”劉襄笑著說道。
“臣惶恐,不敢妄議國事!”幾名工匠聽到劉襄的話,嚇得伏地連忙說道。
在這些工匠眼裡,發行什麼樣的銅錢這種問題應該是“肉食者謀之”,他們只有執行政策的命,哪裡有提出政策的命。
劉襄看到幾名鑄幣師惶恐的樣子,內心不禁嘆了一口氣,他一直在提高工匠的地位,鼓勵工匠發明新工具,可效果並不是特別顯著啊!
“抬起頭來。爾等鑄錢多年,對鑄造銅錢應該很有心得,故而朕特意與爾等探討新錢。有什麼想法直接說出來,不管結果如何,朕多不會給爾等治罪。”劉襄沉聲道。
“是。”鑄幣師們緩緩抬起頭說道,不過還是緊張的很,沒有人敢第一個開口。
酈寄看著緊張的說不出話來的鑄幣師們,知道他們若是再無人開口,皇帝恐怕就不會和顏悅色的安撫他們,而會龍顏大怒。
為了皇帝的顏面,酈寄開口說道:“周熙,你是資歷最老的鑄幣師,你先來說吧!”
被酈寄點名的周熙只能硬著頭皮開口道:“回稟陛下,臣以為新幣應該最注意它的輕重,我朝實行過三株錢、八株錢等不同重量的錢幣。”
“錢幣過輕的話,難以取信於民,百姓會質疑錢幣的購買力,而且民間容易私鑄;錢幣過重的話,一枚錢幣的購買力又太大了,普通百姓平日裡根本用不了,錢幣不便於流通。”
“除了銅錢的重量外,錢幣的大小也很重要。現在流通的錢幣,大的如前朝刀幣,長度近一尺;小的如莢錢,直徑不到一分,象豌豆那麼一粒,攜帶與計數都很不方便。”
“故而臣以為陛下若是要制定新幣,理應參考民間使用的各種錢幣。新幣應該做到大小得體,輕重適中。”
劉襄聽完周熙的話,滿意的點了點頭,這銅錢還得和勞動人民商量,畢竟使用銅錢的群體就是廣大勞動人民,達官顯貴平常都是用黃金的,有幾個真的懂百姓的需要。
“說的好!來人,賞二十金。”劉襄笑著說道。
“謝陛下!”周熙欣喜若狂道。
周熙見皇帝平易近人,就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了出來,可是剛說完就後悔了,覺得自己老糊塗了。
他給老劉家鑄了這麼多年錢,多少還是知道皇帝鑄錢目的的:用鑄錢來刮地皮,解決國庫虧空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他開始死活不開口說話,生怕觸到皇帝逆鱗,沒有想到這位新皇帝絲毫沒有責罰他,反而獎勵了他。
“陛下,臣還有一個想法。”周熙接過黃金後說道。
“哦?說來給朕聽聽。”劉襄繞有興趣的說道。
劉襄心想:古人誠不欺我,重賞之下,果然有勇夫。
“回稟陛下!如今我朝銅錢是由銅和鉛鑄成的,鉛的比例太高了,這樣鑄造出來的銅錢品相不夠好,質量也很差,臣以為銅錢中銅的含量至少應該佔到一半以上。”周熙恭敬道。
其他鑄幣師聽到周熙的話,大吃一驚,這周熙真是什麼話都敢說,銅錢中銅的含量弄那麼高,這讓朝廷怎麼透過鑄幣賺錢啊!
“你說的有道理。”劉襄點了點頭說道。
“陛下此舉萬萬不可啊!”酈寄聽到劉襄的話連忙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