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府鑄錢監

這裡是少府專門負責鑄幣的部門,架子上擺放著五花八門的貨幣,三株錢,八株錢等不同規格的銅錢,即便是戰國時期使用的刀幣,在這裡也能找的見。

作為官方的鑄幣機構,對於所有在民間流行的貨幣,少府工匠都有所研究。

銅錢鑄造起來,說簡單也挺簡單的。技術含量最低的就是平泥範法:先製作範坯,在範坯上面雕刻銅錢的形狀,製作澆道和澆口,然後再沒有陽光的地方自然乾燥,再製作背範。

普通老百姓也能用平泥範法鑄造銅幣,想辦法搞點銅料子,照貓畫虎的造個範坯,把搞來的銅料子用火熔化成銅汁澆鑄,銅錢就能出爐了,這也是為什麼私鑄銅錢之風難以打壓住的原因。

“把鑄錢模具拿過來,讓朕看看。”劉襄淡淡說道。

範就是人們常說的模具,是用來構成器物造型和紋樣的。而“模”專門用來製作銅範的。模中的錢文是以陽文正書的,是專門用來翻制範的“範”。

“是”酈寄恭敬道,對著身旁的工匠揮了揮手。

工匠立刻取來一件嶄新的鑄錢模具,雙手恭敬的端到了劉襄面前。

“陛下,這就是我們鑄錢的模具。”工匠恭敬道。

劉襄端詳起工匠手中端著的模具,因為劉襄首創年號的緣故,模具的陽面用小篆刻著“建元半兩”四個字。

劉襄在朝會上提出首創年號時,酈寄就注意到劉襄很看重“建元”這個年號,於是年號紀年剛一推行,酈寄就讓鑄錢監的工匠在模具上刻上“建元”二字。

“你給朕講講你們的模具。”劉襄對端著模具的工匠說道。

“回稟陛下,此模中央列錢紋四枚,一次可鑄錢四枚。為了便於鑄時銅水透過。錢紋對角各以一線相連。錢模框內這些凸點乃是鉚位,澆鑄時便不易移位了。”工匠恭敬的說道。

“嗯,拿下去吧。”劉襄點了點頭說道,少府的手工業製造水平在各方面都領先民間手工業一大截。

“是。”工匠恭敬道。

劉襄在鑄錢監漫步了起來,饒有興趣的觀察著鑄錢監的鑄錢過程,看到正在整理銅錢的工匠,劉襄走上前去,拿起一枚新鑄造的銅錢。

劉襄用大拇指狠狠的按了一下銅錢,看著銅錢完好如初,字跡清晰,滿意的點了點頭,少府銅錢質量還是槓槓的。

銅錢被使勁按過後,如果有裂痕,說明銅錢的質量不過關,銅錢要麼含鉛量過高,要麼銅錢的厚度不夠。

漢初銅錢的含銅量很低,劉邦時期甚至有純鋁的銅錢,到了呂后執政時期,情況有所好轉,銅錢中銅和鉛的比例成了三比七。

少府鑄錢監工匠能在這樣的銅鉛比例下保證銅錢的質量,劉襄已經很滿足了。

“酈寄,選幾名技藝精湛的鑄幣師過來,朕要和他們談論一下銅錢之事。”劉襄淡淡說道。

“是。”酈寄恭敬道,連忙將技術精湛的鑄幣師集合了起來。

劉襄大致看完了鑄錢監的工作流程,緩緩走到少府官署休息。

“陛下,這幾位都是從高皇帝時就開始鑄幣的鑄幣師。”酈寄恭敬道。

“參見陛下!”幾名鑄幣師恭敬道。

“免禮,來人賜座。”劉襄點了點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