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襄雄心勃勃的準備對這個年輕的大漢帝國進行的改革的同時,北方草原的匈奴帝國也蠢蠢欲動,準備伺機南下,好好敲打一下這位漢朝的新皇帝。

歷史上匈奴在漢文帝繼位後,同樣大舉入侵邊境,目的就是讓中原王朝明白,這個北方的鄰居不是那麼好惹的,讓中原王朝老老實實的奉行和親政策。

順便試試中原王朝的虛實,畢竟王朝政權交替之時,往往是最虛弱的。

漢文帝三年,匈奴右賢王南渡黃河,入侵河南地,殺掠依附漢帝國的北方夷狄小部族和靠近邊塞的漢帝國人民。

不過漢文帝也不是好欺負的,直接下令讓丞相灌嬰出動八萬五千戰車和騎兵,前往高奴,攻打右賢王。

匈奴的最大優勢就是騎兵的機動性好,來無影去無蹤,在草原上有著buff加成,讓以步兵和戰車部隊為主的漢軍望塵莫及。

但匈奴進入漢朝內地後,就沒有了草原這個buff加成,漢軍反而有地理優勢了,漢軍實力直接超過了匈奴。

這一次匈奴右賢王的入侵沒有佔到任何便宜,灰溜溜的逃回了塞外,讓匈奴明白漢朝現在一點也不弱,吞併漢朝一點也不現實。

在漢文帝四年的時候,冒頓單于寫信表明要和漢朝和平共處,互不侵犯,表示他已經責罰了右賢王,說這是右賢王一個人的決定,不是他自己的意思,表達了和平的意願。

順帶著在信裡秀了一波肌肉,表示匈奴已經平滅了月氏叛亂,把反抗不服的全部殺死,並降服了普通百姓。平定了樓蘭、烏孫、呼揭和他們旁邊的二十六個國家,都變成匈奴的臣民。

主要也是這時候冒頓已經病入膏肓了,身子快不行了,畢竟匈奴奉行的可是拳頭才是真理原則,一旦他嗝屁了,新任單于也需要時間才能控制匈奴帝國,沒辦法和漢朝硬碰硬。

可惜漢朝上層不瞭解匈奴統治集團內部的危機,真的被冒頓的信給嚇住了,繼續對匈奴奉行和親政策。

對匈奴繼續奉行和親政策的結果就是新任單于老上單于稽粥穩定自身統治後,漢朝採取高壓政策。

老上單于發起一些十分突然性的騷擾、入侵、掠奪,使漢朝防守上疲於奔命,處處設防、而處處捱打,漢軍主動出擊就避而不戰,迫使漢朝不得不對匈奴實行“歲貢”。

漢文帝在位期間,匈奴有過四次大規模入侵,最大的一次匈奴有14萬騎兵侵入漢境,其前鋒離長安最近時只有200裡,嚴重威脅到西漢皇帝的安全。

劉襄之所以要加緊改革軍制提高軍隊戰鬥力,招納賢才,積攢糧食,就是要利用冒頓晚年疾病纏身,四大王之間矛盾重重的機會來打擊匈奴。

劉襄不比漢文帝,漢文帝繼位初期還要受軍功集團束縛,無法放開手腳,劉襄可不一樣,他繼位後就是一個強權皇帝,完全可以大刀闊斧的改革。

只要劉襄抓住時機,完全可以在不傷及國本的情況下,重創匈奴,讓匈奴不敢輕易南下。

匈奴大草原單于庭

“駕!”

“駕!”

不停的有匈奴騎兵隊伍朝單于王庭趕來,隨行的隊伍帶著從本族精挑細選的牲畜,準備進獻給大單于。領頭的匈奴貴族一到單于王庭,連忙跳下馬趕往單于大賬。

面對匈奴神話般的冒頓單于,所有的匈奴人都敬若神明,不敢放肆。

“須卜邪老哥,你來的挺早的啊!”一名身材魁梧的匈奴貴族對著迎面而來的匈奴人笑著說道。

“且居衍鞮,你是要去單于大帳嗎?”須卜邪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