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首創年號(第1/2頁)
章節報錯
明朝張岱《夜航船·建元》雲:“古者只有紀年,未有年號。漢武帝‘建元’元年,后王年號蓋始於此。帝王改元亦未曾有,秦惠文十四年更為‘元年’,是為‘改元’之始。黃帝始制國號加‘有’字,漢加‘大’字。漢文帝始制年號用一字,武帝始用二字。”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但秦始皇並沒有建立年號,甚至廢除了廟號和諡號。始皇帝本以為秦朝皇帝可以二世、三世乃至萬世,可惜二世而亡。
漢高祖劉邦文化水平不高,自身對禮儀規章並不是特別看重,漢惠帝劉盈又英年早逝,也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為。
從先秦到西漢初,每逢改元之年,就意味著更換天子或諸侯,因為只有新王即位才能改元。
到了漢文帝時期,這位帝王在繼位十七年之後,因為受方士欺騙要更換紀年。不過,那個時代也沒有年號,怎麼改元呢?主要就是更換元年。
比如,漢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前十六年是從“今上”元年開始算起,一直到“今上”十六年。可是,到了,十七年,又變成了“今上元年”。
漢景帝繼位後,也效仿他的父親在繼位幾年後改元,而且是二次改元,於是他的在位時期被劃分為“前元”、“中元”、“後元”。
文景兩帝時期中途改元,開了帝王改元的先河給武帝使用年號改元奠定了基礎。
長樂宮溫室殿
奉常劉興居、宗正劉信跪坐在席位上,恭敬的看著皇帝劉襄。
“陛下,如今已是九月,臨近十月,馬上就是您繼位元年了,臣與宗正已經安排好改元的相關事宜。”奉常劉興居恭敬道。
“嗯,很好。”劉襄點了點頭說道。
“陛下,這是為您繼位改元準備的冕服。”宗正劉信恭敬端起黑色冕服說道。
看著黑色的冕服、劉襄不由的想到了歷史上漢文帝的“黃龍改元”和張蒼被罷免的事情。
鄒衍提出了“五德始終說”,秦始皇是很信“五德始終說”的,周朝是火德,秦滅周,秦朝就應該是水德,這樣才叫順應天意。
所以秦始皇什麼東西都往水上面靠,比如他們的服飾顏色,水尚黑,於是秦國上下普遍以黑色為主色調,包括秦軍將士、武器、裝備,還有秦始皇的龍袍,都是清一色的黑色。
按理說漢朝取代了秦朝,土克水,漢朝應該屬於土德。因為漢朝開國元勳大都是武人、文化水平低,對於這些禮節並不是很看重。
可他們中的張蒼偏偏對這些感興趣,對“五德學說”和曆法進行了一番研究。
最後得出結論:高皇帝是在十月裡入關,滅秦到達霸上的,所以原來秦代以十月為一年開端的舊曆法依然沿襲。
他又推求金、木、水、火、土五德運轉的情形,認為漢朝正值水德旺盛的時期,所以仍然像秦朝那樣崇尚黑色,認為秦朝是“偽水德”。
可到了漢文帝時期,有個叫公孫臣的人上書言五德始終之說,稱漢為土德,其符應有黃龍見,當改正朔,易服色,色上黃。
當時擔任丞相的張蒼認為公孫臣胡說八道,阻止了文帝的行為。結果第二年夏天,黃龍真的出現在成紀,於是文帝相信了公孫臣的說法,召公孫臣為博士,命他與儒生們草議改正朔、易服色之事,罷免了張蒼的丞相之位,
劉襄在猶豫,自己要不要現在也直接改正朔、易服色,順便把曆法也改一下。
當初漢武帝創立年號後,還順手把曆法也改了,頒佈了《太初曆》,把一月改為了元月。
奉常劉興居見劉襄看著冕服出神,小心翼翼的問道:“陛下,可是這冕服不合您的心意?”
劉信的話打斷了劉襄的思索,劉襄淡淡說道:“朕很滿意。”
“是。”劉興居恭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