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陛下,臣以為這報紙利國利民。報紙上的文字基本都是百姓常用字,語句通俗易懂,尋常百姓也能看得下去,使得其可以透過報紙瞭解天下之事,不再耳目閉塞。」

「報紙上的更是別出心載,吸引百姓閱讀,一下子使得報紙受到我大漢百姓的追捧,增加了閱讀受眾。」右丞相張蒼起身恭聲道。

博覽群書的張蒼對於世俗化也頗為喜愛,也是《三國演義》的忠實讀者。

「陛下,如今這報紙已成為長安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透過報紙瞭解大漢時事,增強見識。」

「報紙對百姓思想影響極大,臣以為報紙事關重大,不可使其置於少府轄下,理應獨立存在,如此方能長久執行。」太僕袁盎恭聲說道。

袁盎在南越國任了數年內史,在南越國宣揚大漢天威,使得南越人心向漢,勞苦功高。其從南越國調回長安以後,直接被劉襄擢升為九卿之一的太僕。

「愛卿所言極是。少府卿,即日起印刷報紙之事不歸少府所管,設報社專管報紙發行之事,由中大夫直不疑擔任報社社長,統管報社大小事宜。」劉襄思付片刻,緩緩說道。

「謹遵陛下聖喻!」劉舍與直不疑恭聲道。

劉舍暗暗朝袁盎投去怨恨的眼神,報紙在短短兩天時間裡已經顯示出了巨大的經濟價值,本來能成為少府的賺錢門路和他劉舍的功績,可卻因為袁盎的話雞飛蛋打。

「陛下,此報紙使得百姓足不出戶,就能瞭解天下事,實為便利。臣以為報紙發售不能夠只侷限於長安一地,應面向大漢百姓發售。」

「我大漢地域廣闊,若是隻從長安印刷,無法滿足天下百姓需求。臣以為可在我大漢各郡國設立報社,使其結合郡國特色在當地發行報紙,統歸長安報社管理。」左丞相許文恭聲道。

「報紙就是為了能使我大漢百姓開闊眼界,增加見識。便依愛卿所言,在各郡國設立報社,由其獨立發行報紙。」

「即日起,報社的報紙將分為日報與月報。日報由各地報社自行負責印刷,力求符合當地百姓興趣,不必千篇一律。月報由長安報社先行製作樣本,沿馳道送往各郡國報社,追求一致。」劉襄思付片刻沉聲說道。

「是!」直不疑恭聲道。

「朕打算在報社設立記者一職,採集民間之事並發表於報紙之事。記者可在報紙上曝光地方貪官汙吏,豪強魚肉鄉里之事。」劉襄繼續說道。

御史大夫申屠嘉聽到劉襄此言一愣,這記者不是搶自己手底下御史的活麼,御史不就是幫皇帝監察天下的麼,立馬就要起身反駁。

「陛下…」

「御史大夫不必多言,記者於御史乃是互補。天下漢吏何其之多,單單靠御史監察根本顧不過來,尤其是偏遠地區,難以監管。而記者就是彌補御史的不足,更好的促進我大漢吏治清明。」劉襄沉聲說道。

「陛下聖明!」申屠嘉憋到嘴邊的話被劉襄逼了回去,只能拱手稱讚劉襄。

「記者受漢律保護,任何人不得無故殺傷記者,違者重懲。記者不得在報紙隨心所欲,若有不實之處,當依法追究。」

「由廷尉負責擬定關於報社記者具體法條,從而保護記者人身安全,規範記者行為,使得報紙良性發展。」劉襄沉聲說道。

「謹遵聖喻!」廷尉田叔恭聲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朕自登基以來尚未巡視天下,察大漢百姓疾苦。朕決議效仿高皇帝出巡天下,以固我漢家社稷。」劉襄沉聲說道。

統治者出巡這個傳統,在兩千多年前的虞舜時期就開始了。

相傳堯讓舜攝行共主之政時,舜就開始巡視東西南北四方疆土,監督各氏族、部落首領是否有公平公正的管理好公共事務。同時自舜開始,就確立「五歲一巡狩」的制度,即五年進行一次對全國四方疆土的巡察。

夏商周三代都沒有做到權力的高度集中,其統治者便透過出巡這一方式維持對地方的統治。

秦滅六國以後,建立了高度集權的封建王朝。秦始皇為了維護對原關東六國之地的統治,多次出巡,來鞏固秦的統治。可惜秦二世無能,使得秦僅存十四載,未能鞏固大一統。

劉邦建立大漢以後,為了維繫新生的漢王朝,使得人心向漢,打壓異姓王和地方豪強大姓,也多次出巡天下。

如今劉襄想要透過巡視天下來強化江山統一,宣示天子權威,促進皇權思想在帝國各地的深化與傳播,將萬里江山,天下臣民凝結成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強化天下臣民的共同體意識。

為您提供大神白菜吃豆腐的《漢威天下之劉襄》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子巡狩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