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四年,夏四月

劉襄開始了登基以來的第一次全國巡視,讓天下百姓感受大漢天子的威嚴。

劉邦是歷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非貴族出身的統治者。帶領著一幫泥腿子兄弟誅秦滅楚,開創了布衣將相之局。

劉邦的出身低微,他手下的將相們也大多沒有什麼顯赫的家世,

所以,西漢王朝建立之後,很多人都認為他們完全是靠僥倖獲得成功的。

大漢歷代天子為了證明劉氏的正統性,採取了多種措施。

宣揚高皇帝劉邦赤帝之子的身份,漢室天子都是五帝感生,用五德學說否定秦朝的合法性,以孝治天下,天子出巡彰顯皇權等等。

歷史上劉氏皇帝為了證實自己的正統性,經過了數代人的努力,從高皇帝劉邦開國,孝惠皇帝劉盈守成,再到文景之治,最後到武帝大破匈奴。

劉氏皇帝在實現文治武功以後,才算落實了大漢的正統性,劉氏皇族的高貴性。

劉襄雖說繼位以來對內施民以恩惠,改善民生,發展教育;對外開疆拓土,傳播大漢之威。

可劉襄是那個高高在上發號施令的人,百姓只能看到執行官吏的勞苦功高,並不清楚皇帝對他們的付出,一些偏遠地區更是不知皇帝的威嚴。

漢代天子出行有大駕、小駕和法駕。大駕由公卿引導,大將軍隨車護衛,掌管宮廷車馬的太僕駕車。屬車多達八十一乘,另外還有備車千乘,護衛騎兵萬餘人。法駕,由京城長官引導,侍中隨車,奉車郎駕車,屬車三十六乘。

這一次劉襄右丞相張蒼與廷尉田叔留京處理朝政,餘下三公九卿都隨著劉徹一同出巡,太子劉徹也被劉襄帶出去長見識。

出巡隊伍從長安駛出以後,旌旗飄揚,華蓋翩翩,鼓樂喧天,羽林衛開道,聲勢異常浩大。用大漢第一相國蕭何的話來說就是「天子富有四海,非壯麗無以重威!」

「陛下,此番先去哪一處巡視?」許文恭聲問道。

皇帝大駕出巡,往往由公卿大臣持天子符節先行到達目的地,使得當地官員迎接天子御駕到來。

如此做法也能起到保護皇帝的作用,提前在皇帝可能經過的地方清場,加強戒備。

雖說當前是盛世,百姓衣食無憂,國富民強。可不管什麼時候都有亡命之徒存在,屬於那種什麼事情都能做的出來。

「南陽郡割周楚之豐壤,跨荊豫而為疆。其為我大漢人口大郡,糧產豐盛,便先去南陽郡宛城吧!」劉襄思付片刻,沉聲說道。

「是。」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南陽郡在大漢四百載歷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人才輩出,有諸葛亮,杜延年(麒麟閣十一功臣),張釋之等名人。西漢分封到南陽郡的諸侯有三十餘名,冠軍侯霍去病的封地就在南陽郡。

南陽郡水利設施眾多,與關中鄭國渠、巴蜀都江堰齊名,並稱全國三大灌區。

農業,桑蠶業、冶鐵業,商業都比較發達,一直位居大漢各郡GDP前列,為國庫貢獻了大量財產。

劉襄登基以來只在關中內出巡過,此番第一次離開關中出巡全國。當浩浩蕩蕩的出巡隊伍來到南陽郡以後,激動壞的南陽郡百姓都想離得近一點,一觀天子尊容。

不過天子的御駕豈是說靠近就能靠近的,羽林衛毫不留情的驅趕著妄圖靠近御駕的百姓,讓百姓都老老實實的跪伏在兩側。

「這就是天子出巡的儀仗,真是無比華貴啊!」

「男兒當為羽林郎啊!」

兩名想要見識天子出巡車駕的年輕人偷偷透過窗戶縫看著下方盛大的出行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