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馭民(第2/2頁)
章節報錯
「嗖!」
兩
名年輕人還沒多久,就被眼尖的羽林衛給瞅見了,直接一支箭矢射了過去,嚇得兩名年輕人連忙關緊窗戶。
巨大的天子御駕內,劉襄正給太子劉徹講著人生道理。
「這是朕登基以來第一次出巡天下,來好好看一看這個朕治下的帝國。」劉襄緩緩說道。
「你看那些外面的百姓對朕的御駕畢恭畢敬的樣子,有何感觸?」
「回稟父皇,兒臣以為百姓畢恭畢敬可彰顯父皇之帝王尊貴。」劉徹恭聲說道。
「還有呢?」
「父皇深得民心,我大漢民心所向。」劉徹繼續說道。
「當年秦皇嬴政滅六國而統天下,首創皇帝這一尊號,何其偉哉。其每次出巡天下的陣仗遠比朕要浩大,道路兩側百姓一點也不敢抬頭仰視御駕,無比恭敬。」
「可就是在這群畢恭畢敬的人群中,曾有一人低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有一人低語「彼可取而代之」,有一人低語「大丈夫當如是也」,汝可知這三人是誰?」劉襄緩緩說道。
劉徹聞言一愣,並不知曉是陳勝、項羽和劉邦三人所說的。
任何一個朝代統治者都將與農民起義相關的東西視為洪水猛獸,為了穩固自身的統治,都會抹除掉這些東西。
劉襄在大力發展全民教育的同時,也在慢慢的抹去秦末農民起義與楚漢爭霸的歷史印記,不使後世的野心家有可以利用的藉口。
「此三人分別是第一個反抗暴秦的陳勝,楚王項羽,以及高皇帝。」劉襄緩緩說道,沒有責怪劉徹的意思。
畢竟是自己主動抹除掉這些事情的,負責傳授劉徹知識的幾位老師自然也不敢貿然給劉徹講這些。
「高皇帝!」劉徹聞言驚訝道。
「當初滅掉六國後的秦帝國何其強大,有著數十萬矜矜業業的秦吏維持帝國運轉,北逐匈奴,南並百越,疆域廣闊無垠。」
「可就是這麼一個龐大的帝國,卻在陳勝大澤鄉起義以後,短短兩年時間內就被高皇帝、項羽等數支起義軍滅亡,秦人宗廟毀於一旦。」
「陳勝,項羽,高皇帝都曾是要跪伏在秦皇御駕兩側的百姓,可卻能在嬴政死後輕易的摧毀固若金湯的秦帝國,足可見民力何其可怕。你是大漢的儲君,朕希望你能看到大漢民眾的潛在力量。」劉襄緩緩說道。
「父皇的意思是,兒臣要愛民,以暴秦為鑑,寬厚待民,使得民心能夠一直向漢,維護我漢室社稷。」劉徹思付道。
「是也不是。愛民是天子要做的,但一個合格的天子更要做的是馭民。」劉襄沉聲說道。
「馭民?」
「汝要知曉我大漢雖說一直在否定前秦的合法性,批判秦之暴政,可我大漢制度卻是沿用的秦制,有改動,可基本框架未變。」
「秦亡於秦二世之手,當時天下起義軍中有秦吏,有秦農,有秦奴,有六國貴族,可以說是秦帝國治下的千萬子民滅掉了秦帝國。」
「此蓋秦二世無能,大權為趙高李斯之輩把持,不懂得治馭天下之民,使得各級之民將矛頭一致對準了秦帝國的皇帝。」
「汝要明白為帝者,須懂得馭民。使各級之民彼此對立,互有矛盾,不使得任何一級做大,帝者維繫各級平衡,如此方能高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