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宣室殿

劉襄正過目著劉舍呈上來的長安賽馬場利潤清單,邊看邊點頭。

姑且不說賭馬這個最大的賺錢渠道,單單賽馬場的vip觀眾席位就賺了一大筆錢,達官顯貴礙於面子問題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坐價格昂貴的vip席位。

賽馬場每天的運營成本靠贊助商的那些錢財足矣,門票、賭馬、租借望遠鏡等賽馬場的專案都是純利潤。

“少府卿辦的不錯。”劉襄放下手中的利潤清單,開口讚許道。

“謝陛下誇讚!”劉舍起身恭聲道。

“你與典客在良馬引流上收穫如何?”劉襄看著劉舍問道。

“回稟陛下,臣與馮典客對那幫西域和草原使臣大言賽馬之暴利,眾使臣都十分動心,有意派出良馬參與到我大漢賽馬之中。”劉舍恭聲說道。

“賽馬場之事是由你來負責的,務必要想方設法的將西域與草原良馬收入我大漢,讓我大漢騎兵擁有更好的戰馬。”劉襄微微頷首說道。

“諾!”

劉襄最想得到的駿馬就是大宛國貳師城的汗血寶馬,相傳貳師城的汗血馬最威武,高首長頸、神駿非凡,能日行千里。

歷史上漢武帝在得知大宛國汗血寶馬後欣喜若狂,專門派使者攜帶著金馬和無數金帛去換取汗血寶馬,可卻被愛馬的大宛王給拒絕了。&n

換馬無果的漢使因而破口大罵,惹的大宛王大怒,一氣之下授意鬱成王在半路將漢朝使者團一鍋端,金銀財寶全被搶奪。

漢武帝因此發動了一場長達四年的征伐大宛戰爭,雖說最後得到了大宛國的汗血寶馬,可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損五萬之師,靡億萬之費。”

授人以財不如授人以技,劉襄的目的就是讓那些有良馬的國家在賽馬上嚐到甜頭,然後就會將大漢當做“冤大頭”,源源不斷的將本國最優質的良馬送入大漢,幫助大漢提高戰馬的質量。

就算那些國家君王限制良馬出口,可被利慾薰心的臣子肯定會想方設法的將本國良馬送到大漢來,因為賽馬利益成為忠誠的大漢國際友人。

“陛下,臣有一件要事上稟!”繡衣都尉朱昕起身恭聲道。

“講。”

“身居匈奴單于庭的繡衣使者傳來訊息,匈奴單于已經意識到馬鐙和馬鞍對我大漢騎兵的作用,已經著手於效仿。”朱昕恭聲道。

“什麼!匈奴賊子竟然將目光放到了我大漢神器身上?”

“匈奴人騎射本就了的,若是有了馬鐙與馬鞍加之,我大漢騎兵的優勢將不復存在啊!”

“若是讓匈奴發明出了馬鞍與馬鐙,我大漢想要打敗匈奴就是一件難事了!”

朱昕的一番話引起了宣室殿群臣騷動,立馬開始擔憂起漢匈戰爭的勝利走向。

“安靜!爾等一眾公卿大臣大驚小怪,成何體統!”劉襄冷聲呵斥道。

聽到皇帝的訓斥,方才還在鬧騰的大臣羞愧的低下頭來,不敢言語。

“左丞相談談你的看法”劉襄淡淡說道。

劉襄並沒有選擇諮詢群臣第一人的張蒼,而是跳過張蒼,直接叫了左丞相許文。

張蒼在右丞相的位置已經坐了十年,沒有一個皇帝會喜歡不倒翁般的丞相,丞相本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若是一個人在丞相位置上做久了,相權就會威脅到皇權。

“陛下,臣以為即便匈奴真的研究出瞭如何製造馬鞍和馬鐙也不足為懼。”

“當初高皇帝時期,匈奴擁有四十萬騎兵,而我大漢連四匹顏色相同的馬都湊不齊,戰馬無比稀缺,方使得高皇帝忍痛與匈奴賊子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