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學要有留學生(第1/2頁)
章節報錯
“匈奴八旗?”休屠王疑惑道,不明白劉襄的意思。
“所謂八旗制度相當於在右地現存的部族基礎上建立八個新的部族,這八個部族成員就是匈奴右地的上層,可稱為旗人。每個旗人在匈奴右地享有特權,負責征戰、徵收牲畜等諸多事宜。”劉襄緩緩說道。
“回稟陛下,我大匈奴如今已經有四等民種姓制度了,剎帝利與陛下所說的旗人差不多,臣以為沒有必要。”休屠王恭聲解釋道。
“朕自然知曉你匈奴的四等民種姓制度,但四等民種姓制度最大的獲利者是攣鞮氏,而這八旗制度最大的獲利者卻是你。”劉襄笑了笑,對休屠王的話不以為然。
“陛下,臣愚鈍,還請陛下明示。”休屠王聽聞對自己有利,眼睛冒光,連忙恭敬問道。
“朕問你,四等民種姓制度是何人在匈奴推行的?”劉襄沉聲問道。
“是攣鞮稽粥與那攣鞮翕渠。”休屠王應聲道。
“陛下的意思是”
休屠王說完這句話立馬明白了劉襄的意圖,不由的驚撥出來。
“看來你想明白了!在四等民種姓制度下你休屠部只是二等民,而不是一等民。”
“如今雖說整個匈奴右地貴人以你休屠王為首,然汝終究不是攣鞮氏子弟,縱使擊敗了攣鞮稽粥,也無法名正言順的成為匈奴大單于,匈奴各部族民眾仍心向攣鞮氏。”
“故而朕要對匈奴右地的政治軍事管理方式進行變革,用八旗制度取代匈奴單于制度,使得攣鞮氏從匈奴等級的最頂層掉下來。”
“如此整個匈奴右地的部族成員就不再忠心於攣鞮氏,休屠王方才有希望成為新的匈奴單于。”劉襄看著休屠王恍然大悟的樣子,笑著說道。
當下匈奴右地諸多部族貴人以休屠王馬首是瞻,願意跟著休屠王給大漢做小弟,完全是因為他們手上沾滿了左單于庭貴人的血和畏懼休屠王手下的騎兵。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各部族老一輩的凋零,新一代的掌權,這種狀態就會被打破。右地諸多部族在種姓制度的影響下會自然而然的與左單于庭勾搭在一起,毫不猶豫的對大漢捅刀子。
“陛下所言極是,是臣思考不周,八旗制度遠勝於四等民種姓制度,只是不知臣該如何推行?”休屠王恭聲問道。
“這八旗就用顏色作為區分,分為黃、白、藍、紅四色,每種顏色分為鑲邊與不鑲邊的。每旗人數最多隻能有五千人,旗人由安北都護府出俸祿贍養,只需負責征戰,不負責生產。”
“每名旗員可擁有最多百名包身奴,匈奴八旗包身奴同樣地位高於普通匈奴百姓,可以參與安北都護府軍政事宜。”
“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為上三旗,其餘五旗為下五旗。每旗旗主上馬管兵,下馬管民,總領一旗一切事物,可將旗員出旗,相當於我大漢諸侯王爵位等級。”
“上三旗旗主可參加我大漢朝會,安北都護府都尉從上三旗中選出,安北都護府的各級官職優先考慮上三旗旗人。”劉襄緩緩說道。
當初滿清能夠順利入關奪取中原政權,靠的就是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流血犧牲,光靠滿洲八旗那幾十萬根本無法佔領中原。
如今劉襄打算弄出一個匈奴八旗,用匈奴人的血養匈奴八旗子弟,讓匈奴人死心塌地的為大漢賣命,都以成為匈奴八旗子弟為榮。
“陛下聖明,有了這八旗制度,我右地匈奴的單于子弟就不再是攣鞮氏,而是我匈奴上三旗了。”休屠王興奮地說道。
“不錯,如此以來,匈奴右地就能與左單于庭徹底劃分界限,汝也能就擁有了成為匈奴單于的資格。”劉襄沉聲說道。
“陛下,這八旗子弟成員該如何劃分?還有安北都護府的軍隊該如何安排?”休屠王小心開口問道。
休屠王明白劉襄既然對這八旗制度構思的如此完善,必然要在八旗制度施展大漢的影響力,八旗子弟篩選肯定要大漢皇帝點頭,立馬識趣的詢問。
劉襄聽到休屠王的詢問,滿意的點了點頭,這休屠王還算識趣,明白現在一切是大漢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