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蒙古騎兵(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以為劉襄對於騎兵有著什麼高深的理解,沒想到竟然提出了一個自廢騎兵長處的看法,著實嚇他一跳。
中國古代出現全鐵具裝甲騎重騎兵的時間是魏晉南北朝時期,而馬鐙也是在這一時期開。(本章未完!
第三百零七章 蒙古騎兵
始大放光彩的,使戰馬更容易駕馭,使人與馬連線為一體,促進了重騎兵的發展。
“驍騎將軍莫急,朕這不是還未講完嘛!方才為你介紹的是重騎兵,接著說下輕騎兵。輕騎兵的戰馬沒有馬鎧,且明光鎧比重騎兵的要輕許多,絲毫不影響騎兵長途作戰。”
“朕的構想是組建一支一支輕重隨心,攻守全能的全能型騎兵部隊。輕騎兵負責戰前偵察任務,分割敵軍陣型,與匈奴騎兵正面作戰,以及追擊潰退之敵;”
“重騎兵主要是憑藉強大的衝擊力和驚人的防禦力,在戰爭最為的關鍵的時刻對敵人發出致命一擊。重騎兵與輕騎兵根據戰場形勢隨時轉換,從而使我大漢騎兵立足於不敗之地。”劉襄緩緩說道,很滿意坐下灌嬰的表情。
灌嬰此刻流露出不可置信的眼神,劉襄所說的輕、重騎兵搭配對他的衝擊太大了,給他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
他沒有想到騎兵還可以這麼玩,他之前所知道的騎兵最高階玩法就是秦將白起所創的“三騎錐戰法”,能夠極大的減少士兵傷亡,對敵對騎兵形成分割。
如今劉襄所提出的輕、重騎兵配合作戰,明顯對於敵軍騎兵的殺傷力更強,更能適應戰場的變化。這麼一頓操作下來,敵軍的騎兵方陣必然陣腳大亂,成為待宰羔羊。
“陛下此法讓臣茅塞頓開,此法定能讓匈奴騎兵在對戰中無還手之力,陛下實為騎兵之神,臣佩服至極。”灌嬰躬身拜伏道。
“驍騎將軍過獎了,朕只是提供了一個作戰思路罷了,真正的騎兵之神應當是將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朕不過是那紙上談兵的趙括罷了,終究沒有經歷過騎兵大戰,只是海闊天空的談。”
“真正要看的還是將軍,朕知道騎兵最為重要的就是配合。若要讓輕弓騎兵與重騎兵能夠達到朕所說的那般,需要嚴酷的軍事紀律和訓練,同時需要將領能夠隨時根據戰場形式變化安排***。這兩點才是重中之重啊!”劉襄看著心悅誠服地灌嬰笑著說道。
中國古代對騎兵的編制著重以輕騎兵為主,重騎兵也就在南北朝時期興起過一段時間,之後又被輕騎兵取代。同時期的歐洲各國則從馬鐙傳入後一直以重騎兵為主,將重騎兵發展到了極致。
而蒙古高原上崛起的蒙古人,卻將這兩種騎兵完美的結合了起來,在其西征中,運用帕提亞戰術和其嚴格的軍事紀律將歐洲聯軍各種花式吊打。
世界歷史上將輕重騎兵結合起來的民族不只有蒙古人,還有帕提亞人等民族。但只有蒙古人將其發揮到了極致,靠的就是嚴格的紀律和高強的騎射能力。
“臣一定盡力而為。@精華\/書閣·無錯首發~~”灌嬰恭聲道。
“驍騎將軍明日便上任吧,虎豹騎中還有更多奧妙可使將軍耳目一新。”劉襄微微一笑道。
“諾。”灌嬰恭聲道,對於劉襄所言的奧秘充滿了好奇。
劉襄相信灌嬰一旦看到馬鐙馬鞍馬蹄鐵後,定會對自己驚若天人。如今馬鐙三件套已經開始在幾支未來用於對匈奴作戰的騎兵中裝備,從而縮短訓練週期。。
第三百零七章 蒙古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