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某條山間路上一支隊伍正朝著長安趕去,護衛前擁後簇、車乘相銜、旌旗招展、浩浩蕩蕩。隊伍最中間的是六輛駟駕馬車,其中有一倆駟駕馬車是天子級別的,乃乘六乘傳之出行等級。

此等排場之壯盛擬似天子者,天下唯有趙王劉章能享用,此刻劉章正坐在天子御賜馬車中與自家趙相東陽侯張相如洽談。

“寡人已經三年未回長安了,如今踏入這關中倒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啊!”劉章不禁感慨道。

“陛下登基以來勵精圖治、廣施德政,關中乃王畿之地,自然是舊染維新,風移俗易。”張相如頗為恭敬的說道。

昔劉邦建立漢朝後,為防範匈奴侵入,將諸多戰功顯赫之將領派往北疆鎮守,張相如就被派遣到河間郡擔任郡守。後陳豨自封代王發動叛亂,張相如憑藉平定陳豨叛亂之軍功,獲封東陽侯。

張相如長期待在趙地,對於趙地風土民情頗為了解,加上劉襄登基後想要削弱周勃陳平為首的軍功集團在長安的影響力,就將張相如派去給劉章作為丞相。

“變化確實挺大的,陛下登基以來,趙國的變化也挺大的啊!”劉章不忿地說道。

如今的劉章對於自己的皇帝兄長頗有幾分怨言,當初劉襄答應劉章,若是他能夠順利登基為帝,就將劉章封為趙王。 無錯更新@

劉襄登基為帝后也確實兌現了承諾,冊封劉章為趙王,可劉章管轄的趙國卻不是那個可與齊國並肩的趙國,是一個閹割版的趙國,只有邯鄲一郡之地。劉襄以呂后害死的趙王劉友尚有兩子為由,將河間常山兩郡從趙國分出去。

“邯鄲肇起於商殷,為商殷畿輔之地,經趙氏百年經營城高牆厚,乃我大漢之要塞。邯鄲位置極佳,有‘關天下之形勝,絕天下之轉輸"之稱,常有商人來往。”

“我王乃天子昆季,深得天子信任,天子方讓大王治理趙國。大王就國後每日勤於政事,體恤民情,我趙國自然與關中一樣有變化啊!”張相如拱手恭敬道。

張相如自然能聽的劉章語氣中對劉襄冊封安排的不滿,不過身為漢廷委派的趙相,他肯定不能讓劉章對於皇帝有怨言,萬一劉章長期積怨走上淮南王劉長的老路,那他張相如肯定逃不了牽扯。

作為三朝元老的張相如眼光很毒辣,他很清楚以齊王身份入主未央的劉襄對於諸侯國很忌憚,生怕有地方諸侯國威脅到中央的權威,所以對於關係最親近的弟弟劉章都進行了打壓。

張相如只能給劉章講述邯鄲郡的重要性,皇帝有多看重劉章,讓劉章心中的怨氣有所緩解。

“寡人聽聞丞相善於力戰,以河間郡兵力阻陳豨叛軍,避免了燕軍成為孤軍,得以軍功封侯。今日看來丞相不光擅長領兵,智足以當世取合啊!”劉章緩緩說道。

劉章自然明白張相如所言何為,不過他對於劉襄的怨氣怎麼可能因為張相如的幾句話就消散呢。

“大王您是陛下昆季,與陛下的關係猶如高皇帝與代頃王。當初代頃王隨高皇帝舉義兵,誅暴秦,擊項羽,在高皇帝登基後冊封為代王。”

“然其在匈奴南下時,卻棄國而逃,群臣譁然,使得高皇帝龍顏受損,免去了其代王之位,即便如此高皇帝仍冊封代頃王二子為諸侯王,在代頃王薨後,以諸侯王級別安葬,可見高皇帝何等重視骨肉親情。”

“大王您與陛下是高皇帝長子之子,是一母所生。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陛下縱使對他人何等嚴苛,都不會對大王您苛責啊!”張相如緩緩說道。

聽到張相如這番話,劉章若有所思,對於劉襄也沒有最初的那麼不滿,張相如見狀,心中長舒一口氣。

浩蕩的隊伍向前行駛,道路旁的行人看見趙王儀仗,無不低眉折腰,快要接近長安時,張相如也是。(本章未完!

第二百八十七章 諸侯朝見1

很識趣的從劉章的馬車下去,換了一駕馬車。

“籲!”

在抵達渭橋後,給劉章駕馭馬車的馬伕突然控制駟馬緊急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