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來自軍功集團的壓力(第2/2頁)
章節報錯
宣室殿群臣聽聞許文此言,立刻慌張起來了,若是照許文說的來,那皇帝的權力就太恐怖了吧!就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天神之子,代表神意。
皇帝看哪個臣子不爽,都不需要什麼正當理由,直接讓太一神壇祭祀上奏那個臣子不禮太一神,就能將那個大臣給收拾了。
臣子的權力會被大幅度的削弱,因為天下人都是太一神的信徒,而皇帝是代天行罰,代表的是太一神的意思,臣子若是侵犯皇帝的權力,就是違背太一神。
“啟奏陛下,臣以為許衛尉所言不妥。衛尉所言之事乃是上古之事,如今已然有千年之久,豈能照搬。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臣以為我漢家有法度,豈能效仿上古五帝,此舉不可取。”御史大夫申屠嘉出聲說道。
漢承秦制,漢朝實行的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在這個制度下三公的權力可謂是十分龐大,皇帝與三公是“坐而論道”的關係,皇權受三公制衡,皇帝也不能隨心所欲的
如今許文的言論若是被皇帝執行,那麼皇帝就可以藉助太一神壇打破三公九卿制對皇權的束縛,制定新的遊戲規則,來確立新的君臣關係。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無論是上古還是夏商周三代都循之。法度是法度,信仰是信仰,兩者怎能一概而論呢!”
“自我諸夏誕生之際,百姓便信奉神靈,以佑其身。商代夏,乃是夏桀冒犯天神,商湯順應天意;周代商,乃是商紂冒犯天神,武王順應天意。”
“高皇帝乃是赤帝之子轉生,我大漢代周,便是因為周王冒犯神靈,天神對周姬不滿。若是在各地設立太一神壇,必能使得上天眷顧我大漢,使我大漢國運昌盛。”許文辯解道。
沒有幾人可以抵擋住權力的誘惑,如今右丞相張蒼年邁,許文對丞相之位自然垂涎欲滴。
現在劉襄私下授意許文提出太一神壇之事,許文自然要盡心的替劉襄完成,以悅上意。
“衛尉所言極是,太一神壇確實有利於大漢國運昌盛,使得上天眷顧我大漢。然世間無完美之事,月亦有陰晴圓缺。”
“若是由太一神壇祭祀來管理天下巫覡,自然有利於百姓信奉太一神,維護我大漢氣運。可太一神壇之祭祀亦是凡夫俗子,有七情六慾,若是祭祀人選中出現趙梁,趙高這類奸佞之人,那麼就是社稷之危難了。”
“昔晉獻公有意改立太子,乃命巫師祈問上天之意,天神不許之。晉獻公因而怒殺巫師,繼續尋巫師占卜,又殺之。週而復始,有巫師屈於獻公之威,違天命,而悅獻公,使得晉國內亂多年。”
“臣懇請陛下鑑前朝之教訓,對太一神壇祭祀之權自行規範,如此方能利國利民。”張蒼緩緩說道。
張蒼的話意思很明確,他和申屠嘉反對的不是在各郡國設立太一神壇,而是怕皇帝藉此擴大皇權,從而使得他們這些臣子的權力變得太小。
劉襄聽到張蒼的話,內心長嘆一口氣,自己想要藉助神權擴大皇權的想法,還是落空了。
如今已經有兩位三公反對,自己雖是皇帝,可也不得不考慮群臣的感想,只能在太一神壇上做出讓步,來保證其不影響三公九卿制度。
其次張蒼的話也有道理,若是後世之君昏庸了,那麼這些太一神壇的祭祀就不是維護大漢國運的良藥了,就變成大漢崩潰的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