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朝上國(第1/2頁)
章節報錯
“陛下聖明,臣聞小大異形,強弱異勢,險易異備。夫卑身以事強,小國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敵國之形也;以蠻夷攻蠻夷,中國之形也。”
“陛下,可調吳地樓船軍隊, 從真番、馬韓等國登陸,許以實利,徵調蠻夷之兵由南向北攻入朝鮮;命燕地三國調動軍隊沿襄平攻入朝鮮,如此兩路大軍,朝鮮之戰便可速戰速決。”晁錯恭敬道。
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爭霸極大提高了古代華夏的軍事實力,兵種、戰術、軍械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時倚江傍海的吳、越、齊、楚四國為了爭奪霸主地位,都建立了龐大的“舟師”,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海軍部隊。
四國中又以吳國“舟師”最為強大,在造船業有很大發展,使用樓船作為指揮船,主將居於樓船之中,指揮戰船進攻。
到了漢朝,吳地成為了劉濞的封地,劉濞專設樓船官的官職,主管境內造船之職,進一步加大了對於吳地造船業的發展,樓船上可容兵員數十至數百名,後人稱讚“一船之載當中國數十輛車。”
劉襄登基為帝后,充分利用吳地處水鄉,百姓以船隻代步的優勢,組建了一支三萬餘人的樓船軍隊。
“甚好, 傳詔樓船將軍整軍備戰調動船隊前往齊地, 聽候朕的進攻詔令。”劉襄點了點頭說道。
“陛下聖明!”晁錯恭敬道。
“燕地三國雖說臨近朝鮮,然緊鄰匈奴,邊軍需要防範匈奴騎兵,若是調兵攻伐朝鮮,恐捉襟見肘。”
“著北軍中尉田祿伯為徵朝鮮主帥,統率屯騎、越騎和步兵三校出征朝鮮,可抽調沿途郡國之兵,准許忠義之士自願加入徵朝軍隊。”
“少府安排好出徵所需物資,刀槍箭矢,糧草輜重一定要保障到位,不能有絲毫馬虎。此戰,朕寄予厚望,莫要忘朕失望。”劉襄沉聲說道。
“臣定會斬下衛滿首級大勝而歸。”田祿伯恭敬道。
“大軍所需,少府定會保障到位。”酈寄恭敬道。
劉襄微微頷首,表示認可。
翌日,長樂宮溫室殿外
馬韓,真番,臨屯三國正使都面色肅然,身著禮服,罕見的將頭髮束了起來, 端正站立,等候劉襄的召見。
他們三國使團與朝鮮使團都被典客安排在一處驛館居住,昨日朝鮮使團被廷尉府盡數帶走,那陣仗著實嚇到他們了。
三國使臣摸不清狀況,於是想辦法從驛館漢朝屬吏口中打聽究竟發生什麼事情,畢竟他們三國與朝鮮緊鄰,說不定和他們三國有關係呢。
經過一番打聽,他們得知是因為朝鮮使臣頭髮披散,衣襟左袵,在皇帝面前用朝鮮之語講話,引得皇帝不快,認為朝鮮是故意羞辱漢朝,才將朝鮮使團盡數下廷尉大牢。
故而今日典客劉揭告知三國使團,陛下要在溫室殿召見三國正使後。三國正使連忙將自己披散的頭髮束了起來,衣袍和漢朝人一樣穿搭,儘可能的像漢朝官員一樣莊重威嚴。
“宣真番、馬韓、臨屯三國正使覲見天子。”溫室殿殿門外值班宦官朗聲道。
三國正使聽到宣詔後,連忙脫下布履,再度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著,畢恭畢敬的走了進去。
“下臣真番國樸烈羅,參見大漢皇帝陛下!”
“下臣馬韓國箕尕,參見大漢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