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陛下,此人名叫晁錯,是穎川郡人士。”駟鈞恭敬道。

雖說張蒼是右丞相,駟鈞是左丞相,可駟鈞是皇帝的舅父,張蒼在無關緊要的小事上還是給足了駟鈞臉。

“嗯,傳詔:穎川晁錯才華橫溢,召其為博士。”劉襄沉聲道。

“是!”兩人恭敬道。

劉襄有意將博士一職作為自己的後備政治人才,讓他們充當自己的智囊,平日裡出言劃策。

“穎川郡,這不就是留侯張良的故里嗎?昔日留侯輔佐高皇帝,如今這晁錯也能輔佐朕,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劉襄感慨道。

“陛下說的對!我大漢臥虎藏龍,人才輩出!”駟鈞恭敬道。

“嗯,提到留侯,我聽說有些朝臣對留侯的兒子很有意見,有這回事嗎?”劉襄沉聲道。

“回稟陛下,昔日孝惠皇帝駕崩,呂后哭泣卻不流眼淚,留侯次子張闢疆替呂后遊說群臣,讓呂家名正言順的掌握南北軍與朝政,呂家權勢進一步膨脹”

“誅呂行動中,若非絳侯念及留侯的情分,其二子怕也難逃一劫。因為留候之子依附呂家,故不少大臣對留侯之子不滿,常常尋事。不過自此無官職徹侯都回到封地後,已經好多了。”駟鈞緩緩說道。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留侯一生淡薄名利,盡心輔佐高皇帝,他的功業足以抵消掉兒子的罪過,讓張闢疆重新給朕做郎官吧!”劉襄沉聲道。

“臣明白!”駟鈞恭敬道。

“賈誼和晁錯都是我大漢不可多得的人才,待兩人俱至長安後,立刻召兩人來溫室殿,朕要與他二人促膝長談。”劉襄沉聲道。

“陛下求賢若渴,若是他二人知道陛下如此惦記他們,想必定會感激涕零。”張蒼恭敬道。

劉襄淡淡一笑,心想能不惦記嗎?文景二朝多是軍功二代,這兩人平民出身,還都有治世之才。不光能自己用,還能留給他兒子用。

文景時期軍功集團是主要政治力量,丞相人選多是軍功二代,這造成了另類的貴族政治。這種不注重從民間吸收人才,輕士的用人風氣甚至一直延續到武帝時期,在這種用人情況下,士人階層很難有更好的進身之階,甚至很大一部分人選擇隱於山林。

反觀漢武帝,注重從民間招攬賢才,收穫了公孫弘、張湯、桑弘羊、主父偃、金日磾、衛青、霍去病、張騫、司馬相如、司馬遷、董仲舒等諸多人才。

穎川郡晁錯家

“砰砰砰!”

“誰啊!”晁父開啟大門不滿道。

“敢問這裡是不是晁錯、晁博士家。”官吏恭敬道。

“這裡是晁錯家,不過晁錯什麼時候變成博士了?”晁父疑惑道。

“陛下讀了晁錯博士上書的《言兵事疏》大為讚賞,故封晁錯為博士,還請您請晁錯出來接詔書。”官吏恭敬道。…

晁父不敢馬虎立刻把晁錯叫醒,父子兩人恭敬的接下詔書。

待官吏走後,晁父叫住了晁錯,讓晁錯進他的房間談話。

“兒啊!咋們晁家沒有出過大富大貴之人,那長安的博士哪一個不是白髮蒼蒼,現在你這麼年輕就做了博士,為父擔心啊!”晁父憂心忡忡的說道。

“父親,兒子就要做博士了,馬上就能實現滿腔抱負了,你不替兒子高興,反而打擊兒子,哪裡有你這樣的父親。”晁錯忿忿不平道。

“我知道你有才華,可你行事太極端,不近人情,連家裡的親戚都對你議論紛紛,更何況長安那幫傲氣的博士,為父怕你惹出事來啊!”晁父悲涼道。

“父親!我們為什麼要在乎別人的目光,當年蘇秦不也被人看不起,可當他佩戴六國相印時,誰對他不畢恭畢敬。”晁錯不滿道。

“兒啊!做人應該以謙虛為主,那留侯不也是咋們穎川郡的人士!他還不夠尊貴嘛!不還是待人謙遜嘛!”晁父老淚縱橫道。

“父親,你的思想太老舊了,兒子就要做大惡之人行大善之事!”晁錯朗聲道,直接甩袖離去。

谷 “唉!”晁父無奈地長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