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2/2頁)
章節報錯
駟鈞是劉襄的舅父,自然希望這兩個職務可以讓齊國一脈的人擔任。
“臣以為應該由羹頡侯劉信作為宗正,羹頡侯在劉氏宗親中算是老人了。”右丞相張蒼出聲說道。
張蒼此言一出,群臣竊竊私語。“羹頡”是“飯沒有的”意思,這可是一個封號帶有貶義的徹侯。
眾所周知,劉邦沒有發跡之前,就是一個混混,不事農活,經常去嫂子家裡蹭飯吃。
這一頓二頓還好說,可時間久了誰都受不了。有一次,他嫂子提前做好飯讓家人吃,等劉邦來了就喊道:“鍋裡已經沒有飯了”,並且對著劉邦說了幾句難聽的話。
等劉邦稱帝之後,按照慣例大封自己的親人,可唯獨沒有封賞大哥劉伯的兒子劉信。
大嫂知道劉邦怨恨她當年的行為表示於是她便去尋求劉太公的幫助。劉邦拗不過自己父親的再三勸導,極度不情願地給這個嫂子的兒子起了一個封號——“羹頡侯”。
“陛下,羹頡侯的德行恐怕不足以擔任宗正一職,請陛下三思。”典客劉揭出聲勸道。
“是啊!還請陛下三思!”
“臣附議!”
群臣都不支援劉信擔任宗正一職,覺得劉信的徹侯封號不足以擔任宗正。
^0^ “哈哈!諸位愛卿用的著這般勸朕嗎?難道羹頡侯不是劉氏宗親子弟嗎?既然如今羹頡侯是劉氏宗親的年長者,那朕就封劉信為宗正。”
“奉常由朕之昆弟劉興居擔任,並封興居為東牟侯。九卿之位關係重大,內史祝午年邁,朕不忍心讓其受累。”劉襄沉聲道。
“陛下聖明!”群臣齊聲道。
劉襄對他的堂叔劉信沒有什麼印象,但也覺得劉信挺慘的。劉邦天天來蹭飯,他嫂子不煩才怪呢!而且就算要追究責任,這事情也和劉信也沒關係啊!
劉太公有四個兒子,劉邦是老三。劉邦稱帝后,他二哥劉仲與四弟劉交一脈都得到了封王,只有他大哥這一脈只得到了一個徹侯,還是一個帶有諷刺意味的封號。
“另我朝百廢待興,急需大量治國人才。朕希望諸位愛卿能舉薦賢良方正、直言敢諫之士入朝。朕將當庭策對考試, 擇其優者委以重任。”
“各郡縣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劉襄沉聲說道。
“陛下,地方長官該用什麼樣的標準進行考核?”張蒼恭敬道。
“朕將其分為常科與特科兩大類。常科有:孝道、廉潔、農業、文采;特科有:治國良策、直言極諫、明經、明法。”劉襄緩緩說道。
“陛下聖明!如此我大漢就有源源不斷的人才,我大漢昌盛指日可待!”張蒼恭敬道。
“所需異議,就退朝吧!”劉襄沉聲道。
“退朝!”內官朗聲道。
“臣等恭送陛下!”群臣恭敬道。
&n..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