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單于王庭

“來!喝酒!”

“大單于酒量還是這麼驚人啊!”

“大單于,我來敬你一杯!”

匈奴歷史上最偉大的冒頓單于此刻正與匈奴四大王等匈奴貴族喝酒。

“大單于,漢朝最新情況!”一名匈奴士兵匆匆跑來喊道。

“說!”

主座的中年男子冷冷喊道,正是冒頓單于,身穿胡服,頭戴鷹形金冠,雙目炯炯有神,讓人不敢直視,霸氣側漏。

“稟大單于,漢朝朝廷已經打敗了吳楚叛軍,穩定了國內局勢,漢軍精銳已經北上,時刻在防範我大匈奴。”士兵恭敬道。

“知道了,繼續密切關注漢朝動靜。”冒頓淡淡說道。

“是!”

“此次漢朝內亂,本來應該是我們入侵漢朝的大好機會。可惜堅昆,丁零公然和我大匈奴作對,錯過了最好的時機。”冒頓嘆息道。

“大單于,此次堅昆,丁零反抗我大匈奴,都是我的疏忽大意造成的,請大單于治罪”左谷蠡王躬身說道。

匈奴四大王都有自己的駐牧地,監視著匈奴周邊的附屬政權。丁零和堅昆正是在左谷蠡王分地管轄內。

“這次丁零和堅昆反叛我大匈奴明顯是長期預謀的結果,罪不在左谷蠡王,還請大單于寬恕左谷蠡王的過錯。”左賢王攣鞮稽粥起身恭敬道。

據史籍記載,匈奴“大臣貴者左賢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賢王、次右谷蠡王……皆單于子弟次第當為單于者也。”

凡四大王者,皆有可能繼承單于位置,成為匈奴的最高統治者。這四大王又以左賢王繼位的可能性最大,而左谷蠡王正是左賢王的競爭對手之一。

歷史上冒頓死後,繼承單于位置的正是左賢王攣鞮稽粥,號老上單于。

左賢王此言看似是在為左谷蠡王求情,說著是堅昆和丁零長期預謀的結果,實則就是在諷刺左谷蠡王監管不利,自身能力有問題,這麼長時間都沒有發現問題。

“這次左谷蠡王雖然監管不嚴,可平定叛亂的時候,他一直衝在最前面,也算將功補過,我就不追究他的過錯了。”冒頓緩緩說道。

冒頓何等聰明,怎麼看不出左賢王的心思。冒頓是殺死父親頭曼成為匈奴單于的,對於幾個兒子採取平衡措施,不讓四大王中某一王的實力過於強大,以免威脅到他的安全。

匈奴的地位繼承製度混亂,相比血緣繼承位置,更認可拳頭繼承位置。

匈奴雖然在這片文明區域成為了最大的帝國,可仍是茹毛飲血的蠻夷,如同群居動物為了首領位置大打出手、掙得頭破血流。

匈奴畢竟是遊牧民族,文明程度根本無法和漢王朝相比,存在諸多落後的習俗。比如他們在婚姻上是“收繼婚”:如果新單于是前任單于的兒子,則娶父親的初生母以外的所有妻子;如果新單于是前單于的兄弟,則娶前單于的全部妻妾,然而這種風俗在民間也流行。

如今冒頓的身體還算不錯,自然要對四大王實行平衡政策,以免自己年邁後重蹈頭曼單于覆轍。

“大單于,雖說如今漢朝對我匈奴已經有了防範,可自白登一役後,漢朝一直對我大匈奴畏之如虎。大單于只需在言語上威脅漢朝,漢朝的那位太后肯定會驚恐萬分,向我大匈奴獻上財物的。”右谷蠡王建言道。

“右谷蠡王這個主意好!漢朝讓一個寡婦執政,何等不可思議,幾年前大單于給她寫信,她硬是半個不字都不敢說。哈哈!”休屠王出聲附和道。

“左賢王你領兩個萬騎去長城邊上震懾一下漢朝,另外派使者去長安,譴責他們破壞大匈奴和漢朝的關係,我大匈奴的牧民被漢朝計程車兵無故殺害,讓漢朝給我們一個交代。”冒頓沉思道。

“萬騎”是匈奴最大的軍事建制,其標準人數自然是一萬名騎兵,但實際情況肯定是不同的,有的多於一萬,有的少於一萬。

匈奴共有二十四個“萬騎”,單于最大,直轄五個“萬騎”,左賢王次之,給他四個,右賢王三個,左谷蠡王二個,右谷蠡王二個,左大將二個,右大將二個,左大都尉一個,右大都尉一個,左大當戶下一個,右大當戶一個。

漢初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漢朝每年贈送匈奴大量財物,來保持漢朝和匈奴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