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稟將軍,楚軍朝淮南國方向撤離。”

“傳我命令,加快行軍,目標壽春城。”靳歙朗聲道。

“是!”

信武侯靳歙坐鎮滎陽,在確認關東諸侯沒有反心之後,馬上調動滎陽騎兵南下,相助周灶平定吳楚叛亂。

另一邊齊軍在彭城休整後,也朝著淮陽國趕去。

“報!大王,楚軍從淮陽國趕往九江郡了。”探子騎馬趕來稟告道。

“魏中尉傳我命令,全軍改變行軍方向,目標壽春。”劉襄淡淡說道。

“是!”魏勃恭敬道。

“全軍聽令,加快行軍,目標壽春!”魏勃朗聲道。

楚國副本刷完了,劉襄也該準備臨時掛機了。現在他要裝作墜馬受傷,將齊國軍隊指揮權交給魏勃。

吳軍營地

“壽春城內守兵飢腸轆轆,你們頓頓都有肉吃,為何直到今日都沒有攻破壽春啊!”

“是你們不盡心呢,還是寡人治軍不嚴啊!全都是一群飯桶,十幾萬大軍在這壽春城下還要呆多久啊!”劉濞怒斥群將道。

“稟大王,每當我軍攻城之際,那周灶就會派兵攻打我軍,我軍常常疲於奔波,無法盡力攻城。末將以為我軍應該先與周灶大軍決戰,否則根本無法全心投入攻城啊!”桓豐恭敬道。

“寡人不是派了劉廣統領五萬軍隊牽制周灶大軍嗎?他在幹什麼啊!”劉濞惱怒道。

“稟大王,德侯畏懼隆慮侯威名,堅守駐地不敢迎戰。”桓豐說道。

“豎子不足與謀,劉廣誤我啊!”劉濞憤怒道。

“報!大王,楚軍正向我軍駐地靠攏。”衛兵進入大帳恭敬道。

“楚軍不是在淮陽國嗎?怎麼趕到壽春來了?”劉濞疑惑道。

“這屬下不知。”衛兵說道。

“行了,下去吧!”劉濞擺了擺手說道。

“劉郢真小人也!他又一次違背了吳楚盟誓,他從淮陽一撤軍,我軍的壓力徒然劇增啊!桓將軍你可有什麼破敵之策。”劉濞看向桓豐說道。

“稟大王,古人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我軍長時間停留在壽春城下乃是兵家大忌,我軍的兵力一直在減少,朝廷的軍隊卻源源不斷的趕到壽春,跟朝廷比消耗,我們必敗無疑。”

“既然楚軍臨近我軍,不如兵合一處,趁朝廷各路軍隊未至,先擊潰周灶大軍。”

“戰勝周灶之後,大王克許諾楚王平分天下,由臣和楚王帶領吳楚步兵牽制朝廷主力,大王則親率吳楚精銳騎兵長途奔襲直取關中,一劍封喉。”桓豐緩緩說道。

“大王,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大王如此長途奔襲,臣恐生變啊!”應高勸阻道。

“你給寡人閉嘴,要不是你蠱惑寡人將桓將軍調回,此時我軍早就攻克壽春了。汝再妖言惑眾,寡人必取你項上人頭。”劉濞從腰間拔劍指著應高怒道。

“臣愚鈍,還望大王寬恕臣的過錯,臣願將功補過。”應高求饒道。

“你立刻趕往劉廣處,命他和寡人合兵一處,共圍周灶大軍。”劉濞收起劍說道。

“臣立刻去辦。”應高連忙答道。

半個時辰過後,吳軍營地熱鬧了起來。

“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