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前殿朝會。

“關於召蕩貪汙修秦馳道錢財一事,諸位以為該如何處理?”呂后緩緩道。

“修秦馳道乃是朝廷既定國策,臣以為應該嚴懲不貸,以儆效尤。”東武侯郭蒙朗聲道。

“臣以為應該召平父子都應該嚴懲不貸,一併處罰。”

“召蕩的錯,為什麼要牽扯到召平呢!”

眾人圍繞著這個問題開始了激烈的討論,畢竟召平作為齊國國相獨攬大權,難免有人眼紅。

“陳平,你怎麼看?”呂后淡淡問道。

“臣以為齊國內政應該交由齊王自行處理,朝廷不能過多幹涉為好。”陳平緩緩道。

“那就交給齊王自行處決吧!”呂后說道。

對於這種小事稟告給她,呂后已經很不滿了,朝堂上群臣的爭論讓她更加頭痛。

“今日哀家還有一件事情要宣佈,如今各郡國刑事糾紛頗多,官吏常常難以處決,或者處理不當,民心不服。諸如齊國召平父子之事,都要拿到朝堂上議論。故此哀家決定任命宣平侯為廷尉主管刑法和監獄以及審判案件。”呂后緩緩說道。

“謝太皇太后信任。”張敖連忙走出來行禮道。

“宣平侯,你門下食客素有賢名,有他們輔助你,哀家相信你一定可以處理好各類案件。南軍的叛亂說明軍法尚有缺陷,軍隊不能只依靠將軍們來管理。”

“你身為廷尉,不但要掌管全國司法,還要監管軍法,可以隨時監察大漢任意一支軍隊的軍隊長官和士兵。”呂后緩緩說道。

“臣遵旨。”張敖大喜道。

朝堂一片譁然,呂后這明顯是怕呂產之後,呂家不能牢牢掌握大漢的軍隊,故此透過給廷尉擴大權力來加強對軍隊的控制啊!

“太皇太后,廷尉是九卿之一,怎麼能夠隨意過問軍隊的事情,軍隊自然應該在將軍們的領導下才能發揮出戰鬥力,若是廷尉署隨意干預軍隊,是不是會影響軍隊戰鬥力啊!”費侯陳賀出言反對道。

“不錯,太皇太后,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潁陰侯灌嬰道。

“請太皇太后更改詔令。”一幫老臣齊聲喊道。

“既然眾卿以為不可,那廷尉仍保持原有職責,無需監管軍法。”呂后無奈道。

“太皇太后英明!”群臣齊聲道。

“退朝!”

齊國臨淄齊王宮

“召相,您怎麼沒有教育好召蕩啊!他怎麼可以貪汙修秦馳道的錢財啊!而且這還是您親自管的事務啊!”

“我們齊國的醜事傳到長安,你不覺得丟人嗎?大王的臉都被你丟光了,你還能幹好什麼啊!”祝午對著召平瘋狂打嘴炮。

召平理虧在先,根本無力辯解,只能任由祝午責罵他。召平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剛回臨淄,還沒有回府邸,就被叫到齊王宮一頓訓斥。

本來召平還想著自己這麼賣力,朝廷還會嘉賞他,現在呢!召蕩這坑爹玩意,讓召平在長安狠狠的被打臉。

“大王,臣願意繳納罰金,還請大王寬恕召蕩的死罪,召蕩是臣最愛的小兒子,平常溺愛慣了,臣以後一定用心管教他的。”召平等祝午罵累後,連忙說道。

“召相為我齊國作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人有私心很正常,寡人理解你的心情。這樣吧!召蕩貪汙的錢財,召相你儘快補齊歸還國庫,並處罰100兩黃金。召蕩也可以免去死罪,但他必須呆在齊王宮裡接受三年教誨。”劉襄緩緩說道。

“臣謝大王隆恩!”召平立刻行禮道。

劉襄這次的目的就是打壓召平在齊國的威望,將召平最愛的小兒子放在齊國,讓召平以後做事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