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臣以為應該立刻派兵救災,從關中各地糧倉調糧震災。”陳平沉聲道。

“右丞相何必這麼急,那塊基本上都是未開教化的羌人,何須認真對待呢!”柴武反對道。

“棘蒲侯,羌人既然生活在我大漢疆域,就是我大漢的一份子,既然是大漢子民就應該及時救助才對啊!”灌嬰說道

“那裡是邊疆,救助再多人有什麼用,說不定他們會逃到河湟地區去呢!那裡的百姓根本沒有忠誠度可言!”陳濞同樣反對道。

“博陽侯,你的看法太偏激了吧!”

朝堂上群臣相互爭執了起來,統治集團內部對於異族的態度向來有爭議,有的支援懷柔政策,有的支援武力政策。

“好了!哀家決定了,就按右丞相說的,安排賑災吧!”呂后威嚴道。

“是!”群臣見呂后決定好了,只能收起自己的看法。

朝會散後,幾個大臣零零散散的走下一起竊竊私語。

“哎,你之前有沒有在長安聽到過什麼謠言啊!”

“難道你也聽說了?”

“開始我還沒有當回事,可現在想來不簡單啊!”

“是啊!這人禍還能說是人為的,可這天災就有點蹊蹺了啊!”

“看來大漢這天要變了啊!”

劉襄之前派人傳播的童謠,在這個時候終於產生了效果,許多大臣對支援呂后產生了動搖。

西陲的羌道、武都道兩縣駭人的一幕幕仍舊在上演,貪婪自私一點點顯露出最真實的最醜陋的面孔。

由於許多人沒有及時得到醫治,全被扔到了亂葬崗自求多福,血腥味引來了野獸,無力反抗只能成為野獸腹中餐。累累白骨甚是駭人。倖存下來的人只能寄希望於國家賑災,但又怎麼會少的了貪官中飽私囊呢。

“稟告首領,這就是兩縣的現狀!”一名黑衣人恭敬道。

“嗯,下去吧!”劉襄淡淡道。

九處自然會把各地的訊息傳到劉襄這裡,劉襄也是迅速知道了災區情況。

“唉!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劉襄感慨道。

“大王!有緊急情況稟告。”這時候祝午匆忙趕來。

“什麼事?”劉襄淡淡道。

“朝廷傳來詔書,說隴西發生大地震,希望各郡國可以盡下綿薄之力,幫助災區。”祝午急促道。

“那就按朝廷的意思辦吧!”劉襄淡淡道。

“可是,國庫的錢全部被拿去修秦馳道了,根本沒有多少可以呼叫的閒錢。”祝午說道。

“將王宮開支縮減五成,援助隴西災區。”劉襄緩緩說道。

“可…”祝午緊張道。

“沒事,就照寡人說的做吧!”劉襄淡淡道。

這個時候這樣做正好收攏民心,顯示他齊王的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