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武都大地震(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後二年冬十二月末
漫長的冬天即將結束了,人們對到來的春天感到喜悅,可惜有的地方卻感覺不到這種喜悅了。
齊國臨淄齊王宮
“來人!”劉襄沉聲道。
“大王有什麼事情需要臣去做?”宮門外的白業連忙跑來說道。
劉襄示意白業俯身湊耳,低聲言語幾句後,白業起身匆匆走出王宮。
最近一段時間風平浪靜,不起一絲波瀾,但從21世紀穿越而來的劉襄知道武都道、羌道地震該來了,雖然那塊地僻人稀,但足夠他做文章了。
不久長安街頭,一群小孩子口中吟唱著童謠“正月來,地龍動,未央宮裡是假龍,真龍要來懲善惡!”
“來人,速速去查是何人在此造謠,找出此人,直接逮捕。”很快傳入了呂產而中,呂產大怒道。
“是!”
長安的童謠迅速被控制住了,任何人聽到也會一笑置之,不予重視。
畢竟在固有認知裡,天災怎麼能被人提前知道呢,更多是上天對統治者不滿降下的懲罰。
大漢西陲武都道、羌道兩地,百姓依舊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男耕女織的艱苦生活,僅僅滿足自身溫飽,這時候更多是廣種薄收,農業在自然力面前顯得極其脆弱。
災難往往就是悄無聲息到來,前一刻家庭雖然貧苦但是家人在身邊,後一刻說不定就是陰陽兩隔。
悲劇開始了,但好多人依舊沉浸在喜悅之中。無他,一個家族醒來了好幾個新生命,在封建時代,這代表著更多的勞動力,同時也是香火的延續,一大家子在一起慶祝。
婦人抱著孩子剛走出房門,忽然一陣天旋地轉襲來,孩子掉在地上哇哇大哭,房屋瞬間東倒西歪,旁邊是備用的柴火,喜宴自然少不了設酒做食,火花四濺,熊熊大火燃燒了起來,哭喊聲、哀嚎聲此起彼伏。
孩子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不久,一場大火瞬間奪去了他的性命。地龍翻身過後,有人強拖著血肉模糊的右腿靠在一根還未倒塌的柱子旁;有人直接被房梁壓斷了雙臂不斷,不斷哀嚎;有人被地面上的各種斷木塊、石塊,燭臺等絆倒被四散而逃的眾人一腳腳踩過,四肢血肉模糊,雙眼暴凸,顯然死不瞑目。
忽然一陣慘叫響起,是最年長的一位老叟被砸斷了脊椎,直接緩緩往前爬,這注定是徒勞的,在死亡面前,越老越惜命。
一位新郎官美滋滋的想著馬上就能洞房了,好不快活。迎親隊伍走到了一處山石地帶,忽然土石崩塌,眾人四散而逃,新娘子和新郎兩小無猜自然不捨得放棄對方苟且偷生。
新郎拉著新娘連忙逃跑,二人絕望的發現,由於地動,前路被土石封死了。兩人悽慘一笑,餘震不斷,土石不斷滑滾而下,不一會,兩人被土石掩埋。
家中的老母親此刻也由於地震天旋地轉之下恍惚間看見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在向自己揮手,磕磕絆絆向前移動,被絆倒。幾個時辰後,被人發現時已經傻了。
從此,這個地方多了一位瘋瘋癲癲的老太婆,逢人便拉著手說:快跟阿孃回家,阿孃給你做你最愛吃的東西。日復一日,當她死後,村裡人將她碰到了亂葬崗,自然是屍骨無存。
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兩地地龍翻身,慘劇何止這兩樁。
最可怕的不是地龍翻身,而是摧毀了一切房屋住所,沒有食物,沒有住房。
兩日後,這時候有一小部分人講主意打到了死去的那些人身上,實在太餓了,哀嚎遍地,以人為糧,只為掙扎著活下去,樹皮吃完了,草根也吃完了,只能吃觀音土,然後胃脹而死。想比之下,活著彌足珍貴。
時間過去了好幾日,隴西郡才向長安稟告。
“啟奏太后,隴西之地受地龍翻身之害,百姓流離失所,死傷甚重。”張釋跑來稟告道。
“什麼!立刻召叢集臣,未央宮共同商議。”呂后嚴肅道。
“是!”
未央宮前殿朝會
“諸位卿家,正月乙卯,隴西郡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該如何處理呢?”呂后發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