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遠赴長安(第2/2頁)
章節報錯
“舅父且看!”
劉襄從袖中取出蔡侯紙
“這不是紙嗎?”
“不一樣,舅父不妨寫字試試。”
駟鈞連忙拿來毛筆,在上面寫字。
刷刷刷!
“咦?這紙怎麼寫起來如此光滑,毫不費力?”駟鈞疑惑道。
“此紙乃是寡人暗中命人改良造紙術的成果,僅用漁網,樹皮這等尋常之物便可製成。”劉襄介紹道。
“妙!臣每次翻閱竹簡都覺得繁瑣,數量多,而且記載的字又少,錦帛又過於昂貴。有了此物真是造福天下啊!”駟鈞興奮的拍案叫好。
“沒錯,我已封鎖關於造紙術的訊息,關於造紙術的詳細介紹已經制成手冊,舅父掌握後,便赴長安獻上吧。”劉襄再次掏出一本小冊子。
“妙啊!這麼個小冊子頂的上多少竹簡啊!”駟鈞看到紙做的小冊子忍不住又讚歎起來。
“此次前往長安,我希望舅父可以奉朝不就國,留在長安。”劉襄認真說道,看向駟鈞。
“這是為何?”
“寡人對舅父沒有什麼隱瞞的,據寡人在長安的眼線彙報,我們的皇帝陛下估計挺不過今年了,呂雉野心勃勃,恐怕朝廷會有大動盪。舅父留在長安可以和寡人遙相呼應,一旦時局動盪,需要舅父在朝中拉攏各方勢力,唯有舅父的地位才可以辦到這些事情。”
“駟鈞義不容辭,我王將此足以流傳千古的功勞讓給微臣,臣願對我王肝腦塗地。”駟鈞拱手正色道。
“好!舅父此去長安,多多保重身體,莫要在長安出事。外甥等待勝利的那一天!”劉襄淚水盈眶道。好一幅賢臣明君的畫面。
“來,外甥敬舅舅一樽酒!”
“好!”
劉襄也是沒有辦法,歷史上是他的弟弟劉章在高後六年的時候入長安的,但如今劉章年幼,他這邊能派去長安的只有駟鈞了。
漢初諸侯是五年一朝,劉襄剛剛繼位不能無故前往長安,而且如今長安頗為風險,劉姓諸侯王在長安的人人自危。
長安長樂宮後閣
一位消瘦的中年貴婦人面帶笑容的坐在床邊和一位老者絮叨著,兩人有說有笑,看著兩人好像那農家夫妻其樂融融。可誰能想到這個慈祥貴夫人就是權傾大漢,心狠手辣的呂后,而那個老者就是闢陽侯審食其。
“啟奏太后,齊國駟鈞求見太后!”突然這個場景被一名跑來稟告的小黃門打破。
“駟鈞何人啊?”呂后故作不知,心中不悅。
“稟太后,這駟鈞乃是齊王劉襄的舅父,想必有什麼緊急的事情吧!”一旁的審食其連忙說道。
“讓他在前殿等哀家吧!”呂后冷峻道。
“是!”
“參見太后!”駟鈞看見呂后連忙行禮。
“免禮!”
“何事讓你特意趕到長安面見哀家!”
呂后平穩的聲音讓駟鈞脊背發涼。
古人信奉“五德終始說”。《史記》卷十《孝文字紀》索隱:“五行之德,帝王相承傳易,終而復始,故云‘終始傳五德之事’。”又《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中提到:“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漢書》卷六《武帝紀》中說到:“夏五月,正歷,以正月為歲首。色上黃,數用五。”張晏注曰:“漢據土德,土數五,故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