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遠赴長安(第1/2頁)
章節報錯
漢惠帝七年春正月辛丑朔,日有蝕之。
齊國臨淄文景臺
齊王劉襄與許文兩人坐在木炭火盆旁取暖,君臣親密無間。
“大王!近日天有異象,長安人心不安。此時派國舅攜造紙術前往長安,皇帝與呂后必悅之。”許文進言道。
“寡人正有此意,舅父自先王逝去,頗為好學,如今一年過去了,在齊地已經頗有名望了啊!”劉襄感慨道,談起駟鈞好學,劉襄頓時感覺開心。
“確實!臣想不到先王離世,竟然對國舅影響這麼大,國舅如今好與名士討論學問。”
“許文兄,你覺得我們謀劃之事現在是否告予舅父?”劉襄問道。
“國舅是您的母家,且國舅如今聲望頗高,是可以共舉大事的人物。”許文思付片刻道。
“善!”
漢代承秦制,採用秦歷(顓頊歷,以農曆十月為年首月。一直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即“年”,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原齊王劉肥死於漢惠帝六年冬十月。
“文景臺”是一來是劉襄為了躲避呂家耳目所造的密會之處,二是為了警告自己不要忘記歷史上呂后去世後是文景之治。
次日劉襄親赴駟鈞府邸,駟鈞受寵若驚。
“大王,突然大駕光臨,臣未能及時迎駕,還望大王恕罪!”駟鈞如今謙謙有禮,對劉襄充滿敬意。
“哈哈!舅父不必如此!寡人聽聞舅父這一年可是沒有少在學問上下功夫,寡人在王宮裡都能聽到舅父的賢名。”劉襄揶揄道。
“大王說笑了,臣不過熒光之火,大王而是皓月之輝!若無大王勸告,臣恐怕還不學無術之輩啊!”駟鈞自嘲道。
“卿今者才略,令寡人刮目相看。”劉襄感嘆道。
“大王說笑,還請入內庭上座,院外寒冷,大王衣服如此單薄,以免身體染疾。”
“好!”劉襄拉著駟鈞的手,兩人一同走了進去。
“來人!狐裘木炭。”
“大王,您怎麼穿的怎麼單薄!若是傷了身體怎麼辦?大王乃是一國之君,不可如此任性啊!”駟鈞關切道,臉上略帶慍色。
“舅父教訓的是!襄兒謹記在心。”劉襄也不頂嘴,雖然他是齊王了,但駟鈞是他為數不多的親人。
這時侍女恰巧捧來狐裘,駟鈞便往劉襄身上穿。劉襄心中一暖,不管歷史是怎麼評價駟鈞的,但駟鈞對劉襄是真的疼愛。
兩人坐在灼熱的火爐旁,喝著侍女剛溫好的酒。
“舅父,寡人有些話想與舅父商量。”劉襄語氣凝重道,示意駟鈞讓其他人退下。
“爾等都退下吧!”
“近日天象有異,舅父怎麼看待?”待只餘兩人後,劉襄問道。
“皇帝身體一向不好,如今天狗食日,恐怕……”駟鈞欲言又止。
“皇帝陛下羸弱,呂后攬權,父王被辱,城陽被割。”劉襄咬牙切齒道。
“我齊國與呂家之仇無法化解,父王完全就是被呂后氣死的!此仇不報,我劉襄枉為人子!”
“臣願與我王共進退,國仇家恨臣同樣難以忘卻!”駟鈞同仇敵愾,向劉襄表明自己對呂家的態度。
“舅父有心了,但如今我們力量尚小,如果硬來,無疑是以卵擊石。”
“寡人今日來是給舅舅帶來一件足以封侯的功勞。”劉襄說道。
駟鈞困惑不解,什麼功勞可以讓他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