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人文精神閃耀之時。(求訂閱~月票!)(第2/5頁)
章節報錯
第一小提琴,小快板,親切溫存地,中強。
直接點出指揮需要的小節數目,然後用最簡潔的指令,便可以很好的指揮全體。
場地確實很大,如果離得遠的話,在正式演出的時候,肯定是看不到李少傑的指揮動作的。
這就又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實際上,在樂團裡演奏,每一個個體都是渺小的。
如果是室內,是聲學環境非常好的練習廳,演奏廳,能夠將整體的音樂聽的很滿。
哪怕是單純的無聲學裝修的室內,也不會因為「聽不到」而產生排練問題。
【鑑於大環境如此,
可室外不一樣。
尤其是這放大了三十倍的感覺。
如果,你站在觀眾的視角,那麼聲學體驗是極好的。
收音採集更加不用說,因為那更具有針對性與科學性。
而演出的主要面向群眾,終歸還是要製成影片,搞到網際網路上的。
所以現場的聲學條件設定,是要按照影片來考慮的。
如果使用室內錄製,那麼這一次的活動失去了意義,留下的只是表面的宏大。
更加完全體現不出「當一個樂團擴大了三十倍後是如何震撼」的感覺。
還是得實際場景的實際採音。
但這樣的情況.......
如果放在單個演奏者本人身上,那就不那麼友好了。
你很可能壓根就聽不到其他聲部的聲音。
周圍一大群全是同樂器的,只能聽得到自己聲部,如果是遠一點的其他聲部......
只能說是聽了一個寂寞。
這樣,一個聲部的整體,很難去辨別「我TM是否和其他聲部配合好了」的情況。
極其容易出錯。
透過簡單的統合指令,分解化的佈局排練基礎之上,要做的只是熟背罷了。
待到真正合奏之時,實際上只需要用餘光看一個大概即可。
但就是這個「熟背」,需要花費大量的練習時間。
這一個專案,對每一位參與者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中提琴。」
李少傑繼續發出試音指令。
隨著李少傑話語的落地,中提琴聲部開始演奏起相應的小節。
中提琴,一直是樂團中的「被迫害」物件。
說什麼馬善被人騎,人善拉中提那都是小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