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高燃民樂!(求訂閱~月票~)(第1/6頁)
章節報錯
當然,雖然因為《赤焰之纓》的原因,在中國風創作上手很熱。
但不代表李少傑想做一另個《赤焰之纓》,或是什麼《赤焰之纓2.0》之類的東西出來。
都說華夏文化博大精深,總不能一提到中國風流行大家就想的是五聲民樂做前後,中間來段京劇的夾心餡餅模式吧!
對於華夏傳統音樂流行化的開發,還是不夠。
甚至可以說,開發了,但只開發了一點點。
還需要更多種類,更多風格的展示。
流行化是一種趨勢,流行化不代表一定要摒棄古老的東西。
只能說在古老傳統與現代流行中構建一個足夠引人入勝的橋樑。
是非常有必要的。
加入電子,讓節奏更加明快多變,整體更加有活力,是有助於提升音樂印象的。
總不能一直穩重,多少得多來點不同的。
而不同風格的開發思路,也讓李少傑盯上了一種傳統音樂。
絲竹樂!
所謂絲竹樂,便是絲與竹的結合,指的是華夏傳統民族樂器中,絃樂器與竹製管樂器的合奏。
或許有人覺得,這不就是民族版的管弦樂團嗎?
實際上是有略微不一樣的。
絲竹樂大多是在室內演奏的。
提起絲竹,自然會有一幅水墨畫面。
江南水鄉中,宜人的別院裡,絲竹八音餘音繞樑。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印象,實際上是源自於很多資訊碎片的整合,其中自然就有古詩詞。
劉禹錫《陋室銘》中“無絲竹之亂耳,無桉牘之勞形”的瀟灑自在。
蘇軾《鷓鴣天》中“四弦絲竹苦丁寧”對佳人的刻畫。
白居易《長恨歌》中對絲竹表演質感描寫的“緩歌慢舞凝絲竹”。
由於是室內樂。
所以,絲竹的音樂特徵便是“柔”“輕”“細”。
從音色,節奏等多方面來看,風格都是比較小清新的。
給人的感覺是非常有形象感的。
如果說,老秦腔那就像是北方大虎妞大大咧咧的嗓門。
那絲竹樂就像是南方小家碧玉姑娘柔和的輕音。
所以問題就來了。
你音樂遊戲強調的是一個節奏感。
提起音樂遊戲的音樂,大家一般是什麼感覺?
暴躁,對,高燃。
上去就想直接上下左右,恨不得把空格都敲碎。
這才是常態啊!
節奏感多變,甚至明顯的情況下,音樂作品似乎和“柔,輕,細”不太沾邊啊?!
安裝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