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手們開始做賽前準備。

一個個的給自己加油打氣。

選秀節目。

或許對於身為普通人的選手來說,這就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改變命運的機會。

但選手可不僅僅只是普通人。 無錯更新@

混入其中的,自然也是有娛樂公司早已包裝好的偶像,打算藉著選秀節目出道。

這個時候,包裝賣慘就開始了。

為了博眼球,審美也會開始畸形。

節目本質就不會再是為了選秀,而是為了利益製造各種虛假新聞,不惜代價的吸引流量。

素人反而更難出頭。

但.......

一夜成名的誘惑力太大了。

真的就是短短的一個晚上,你可以從素人變成明星偶像。

一瞬間,擺在你面前的金錢利益,就達到七位數,甚至更多。

這樣的衝擊打在臉上,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普通百姓可以繃的住。

發生在別人身上或許可以理智,但如果有一個人站出來跟你說,你的先天條件棒,外貌也很好看,去試試,這種好事兒很容易發生在你身上呢?

極大機率會被衝昏頭腦,從而忽略“真正一夜成名的幸運兒背後,是無數個失敗桉例”這種倖存者偏差。

為此的魔怔人也絕對不少。

說出“以後我想當明星,因為當明星可以賺大錢”的小孩子也不在少數。

他們錯了麼?

不。

只是被畸形價值觀衝擊了而已。

錢有價值,但錢不該成為一種價值觀。

現代社會中所謂“笑貧不笑娼”也正是這種價值觀的延伸。

笑死,還笑貧不笑娼。

就笑你呢,C***表子。

《燈塔偶像》能夠存在這麼多年,就是因為在選手的篩選中,儘可能的多給素人一些發揮的空間。

但也只是儘可能多給一點。

潛規則內幕的一些人情交易還是不可避免的。

就像是李少傑這一組中,就有娛樂公司安排的藝人。

而且,還不止一個。

本身競爭就很激烈,但關係很微妙的現在,局勢明朗了。

只有一個名額,到底誰來呢?

一開始,這幾家都不願意去碰李少傑,只是想著彼此競爭。

可到時候讓誰上呢?你想上,又能付出什麼代價呢?

給出的利益低了,其他幾位讓位置的老闆不滿意,但利益高了,拿到位置的老闆不滿意。

最後聊來聊去,回頭看一眼李少傑,心態馬上不對勁了。

唉?我憑什麼就不能去碰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