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技巧,都是要為歌曲的意境,歌曲的內容,去服務的。

而不是為了技巧而追求技巧。

真正奇思妙想的技巧,是於錦上添花的一筆,是精彩絕倫中的一抹華麗。

而不是想到哪是哪的亂套,更不是不管不顧的往裡硬塞。

音樂的寫作中,鋪墊,與對比。

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第二層能夠讓樂曲增色的地方,就在於節奏。

想要凸顯中國風講故事的那種娓娓道來的婉轉悠揚,那麼節奏不能四平八穩,但也絕不能奇奇怪怪。

所以,簡簡單單的工整節奏中,做一個反拍的小心思。

弱拍起,弱拍結束。

講真。

在中國風音樂中,如果正拍的板起板落,再tm配上八分音符+咚鼓,好傢伙,直接爛歌預定了屬於是。

節奏無變化,單調,中規中矩,而且還非常容易以一種令人難受的方式拆分歌詞。

比如......這種節奏。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好傢伙,整一塊板了屬於是。

鼠來寶,三三七句式,還偏想整點“高雅”的“中國風”流行......

你不噁心,誰噁心啊.......

紅棉襖綠秋褲沒有錯。

西裝革履也沒有錯。

但你如果在炕上盤著還偏要西裝革履,小皮鞋鋥亮,多少像是人類高質量男性。

而你要是想在正經的商業談判上紅棉襖綠秋褲棉拖鞋的穿著,你肯定也有點大病。

得注意一下場合。

節奏與旋律的搭配,也是如此。

節奏對與旋律質感的變化來說......非常重要。

接下來需要注意的便是和絃。

雖然還是基礎套路4536251......

但套路和絃不可怕,誰不變化誰尷尬。

一個和絃沒變化,從頭用到尾,你不噁心,誰噁心啊......

所以,主歌和副歌的和絃,為了產生情緒推動與對比,變化是必須要有的!!

這就是大佬和弱者的硬核差距。

就像是高考作文題目都是一樣的,但年年能有高分作文,年年也都能有低分作文。

而編曲細節上來說,樂器的搭配,互相之間響度的平衡,色彩的點綴.......

更是複雜。

方方面面的細節,一定要打磨的圓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