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事情來的相當突然。

李少傑愣住了。

只是話趕話的.....就.....氣氛到這了。

然後下意識一說。

很多事情就拍板決定了。

不過,搞一搞其實問題也不大。

如果兩個單位之間重要人物的關係很好,那麼兩個單位之間關係大機率也會處的不錯。

而如果在兩方都很友好的情況下,哪怕是嚴肅的學術交流也能搞成聯誼。

但如果兩方關係很差,甚至是死對頭。

哪怕是聯誼都能打起來。

別說李少傑本就在兩方交流中,起到了很大的“潤滑劑”作用。

就算沒有李少傑,實際上國內一些頂級樂團中, 也是有不少樂手,與柏林愛樂,或是柏林藝術學院的關係很好。

其中,自然也有李少傑的校友,或者是互相之間曾經合作過。

一個樂手參加樂團,實際上並不是完全綁死。

像是一名樂手在a樂團拉琴, 或許同時他也是b樂團的一員。

很正常的事情。

畢竟, 樂團之間又沒什麼比賽,只要個人時間可以安排好,不會有什麼問題。

就連李少傑的老朋友,上交團長陳浩,其實也是在國外頂級樂團掛著指揮的名。

只不過不是常駐而已。

頂級樂團的樂手之間,其實聯絡的比表面深很多。

恰巧,雖然歌劇舞劇院管弦樂團很年輕,但實際上,這些樂手,也都是見過大世面的,有幾個畢業於柏林藝術學院的好友一點都不稀奇。

無論是搞國與國的行業交流,還是樂團與樂團的作品展示,亦或是訪問柏林藝術學院.....很多活動都可以搞,而且很有搞頭。

大佬們笑呵呵的點了點頭, 初步的聊了聊各方的構想。

國內的音樂家, 去柏林藝術學院交流學習是很棒的機會, 對於音樂家本人收益很大。

而柏林藝術學院,自然也歡迎各國頂尖的音樂家來交流學習, 這樣對於學院本身也是一件收益極大的事情。

而如果交流辦大了,成果喜人, 交流過程相當愉快,互相給予彼此很高的評價......

那對於真正的一些“大生意”,多少是能起到良好作用的。

弗雷德裡克與邱志剛聊了聊,頗感相見恨晚。

畢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李少傑在一旁聽著,越聽越心驚。

有些東西哪怕是知道,但從大佬嘴裡說出來,還是會感覺小心臟噗通噗通的跳著。

“燈塔中情元老,杜勒斯就曾經說過。”

聽著邱志剛的話,傑哥是一點屁都不敢放。

“【如果我們教會蘇的年輕人,唱我們的歌曲,跳我們的舞蹈,那麼我們也遲早將教會他們,讓他們按照我們所需要的方式去思考問題。】”

“這種文化藝術的軟著陸與滲透,會讓人在歡樂中,被同化成燈塔思維,燈塔價值觀,同化成他們所需要的思想正規化。”

弗雷德裡克點了點頭。

“是的, 而且,全球經濟一體化之下,文化交織影響越來越誇張,這本是好事,會讓文化藝術多姿多彩,但燈塔行為,卻極其容易同化這些本該百花齊放的思想。”

“別的或許我不知道,我也不在意,但在藝術的發展上,這是致命的。”

邱志剛認真的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