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靈籠》開播!敦煌之旅!(求訂閱~月票!)(第1/4頁)
章節報錯
創作的準備很多。
東西方音樂家的交流。
而且是這種涉及國家層面的頂級藝術交流,自然不可能簡簡單單。
首先,你的篇幅,你的作品,就不能太簡單。
這個時候最優先考慮的自然不是作品的傳唱度了。
而是考慮文化內涵,思想哲學,與複雜細膩的情感體現。
是的,音樂的意義,可以是給大眾娛樂。
但也可以是承載厚重的思想與歷史。
交流,自然不是面對基層群眾的,而是面對世界頂尖的藝術家。
可李少傑還是覺得,在保證深刻文化思想哲學核心的時候,可以將表現力儘可能的擴大,將內容的體驗感拉高。
這樣,即使是專注於“文化交流”的複雜作品,也可以變得貼合大眾。
讓即使不懂音樂的人,即使不懂中國文化的人。
也可以感受到音樂深邃的靈魂,感受到真正高階的震撼。
而不是好聽,爽過,膩了,無聊,再見。
在李少傑看來,這才叫做成功。
當然了。
作為展示,選用西洋樂的架子也是必須的。
好處自然就是更容易被不懂傳統文化或是歷史故事的外國人接受。
壞處自然就是難。
用西洋樂的架子,將作品內裡蘊含的中國哲學思想,文化核心展現出來。
確實很難。
這些東西太過深遠厚重,不是一蹴而就的。
長期的準備是必須要有的。
於是,做好準備的李少傑,便來到了敦煌。
莫高窟。
學習,取材。
從公元366年開始,一直流傳至今。
經歷十六國。
不同的朝代,王國,往裡擴充內容。
這裡壁畫的輝煌難以想象。
七百三十五個洞窟。
兩千四百多身塑像。
四萬五千平方米的壁畫。
這些文化的瑰寶,就在敦煌的沙漠之中。
僅目前能看到的壁畫,按照兩米高來算,可以排出25公里。
而敦煌藝術的偉大之處, 不僅僅在於歷史久, 數量大。
以佛學為主, 兼具了古代神話題材,以及生活場景。
文化價值璀璨的難以衡量。
坐上飛機,又折騰了兩天, 才來到這裡。
很快,李少傑便聯絡到了這裡的領導, 拿出陳教授給自己的介紹信, 交代了一下意向後, 便開始參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