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拉近。

但鏡頭中的李少傑,笑的很溫暖坦蕩,並沒有任何其他的表情。

“不好意思,李少傑老師,我想知道......為什麼?!”

鄧玉君彷彿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一般,眼眶都紅了,顫著音問向李少傑。

“是啊是啊!!”

“怎麼可能只有20分?!”

“這太離譜了!”

“這不會是公報私仇吧?!”

“沒準,李少傑好像一向都看不起古風圈唉.....”

“怎麼能這樣夾帶私貨呢?讓一個姑娘家家的下不來臺?”

觀眾們的聲音越來越大。

李少傑卻並不氣惱,輕輕一笑,微微揮了揮手。

然後非常認真的說道。

“我不是在侮辱你。”

“先彆著急,我給你慢慢分析一下。”

旋即,觀眾們便安靜了下來。

起碼還是想聽一聽李少傑說法的,不至於特別暴動。

但不滿,還是肯定的。

“首先,全部是基於音樂基礎上,客觀的角度。”

李少傑微微一笑。

“我是個音樂製作人,所以,我不會以主觀上的【好聽不好聽】去做評價,畢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口味,這個是首先要強調的。”

看得周圍觀眾雖然不滿,但依舊點了點頭,李少傑便笑著說道。

“既然是唱作人的節目,那麼,我整體的打分偏向於三個方面。”

“作品創作能力,演唱能力,以及舞臺上的表現力,三種,每種一百分,最後取平均值,這很公平吧?”

觀眾們忍不住點了點頭。

就連剩下的三位評委們也下意識的微微頷首。

這很公平。

“首先說的是創作能力。”

李少傑詳細的說道。

“首先,和絃是最基礎套路4536251的柱式和絃,以及中規中矩的旋律,是沒有加分專案的,只能說算是一名入門了的唱作人,我給了一個高分,60分的及格線。”

“而配器上更是不出彩,老三樣,笛子,二胡,古箏,而且,三種樂器配器形成的和聲太過於稚嫩,整體音樂會很空,沒有填補的內容。”

“尤其是表達情感的遞進中,以古箏為底的同時,沒有起到一個圓滑的上升作用,笛子的音色恰好和人聲同時響起,這本來可以是不錯的思路,可是你的人聲上沒有絲毫的色彩變化,也讓笛子突然揚起顯得突兀且單調,沒有形成配合。”

“更不用說一些裝飾音基本音乃至調性轉變的手法。”

“二胡的間奏本來可以,但是也因為這個笛子與人聲的設計,導致重回婉轉的這個下落對比的色彩並不強烈,不夠有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