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守護最好的甲方爸爸。(第1/3頁)
章節報錯
說實話,在室內搞文藝晚會.......多少帶點報告的性質。
從旁觀者的角度看起來,自己有了場地,哪怕縮減兩萬經費,可能都比搭建場地能多出來不少用在其他方面的經費。
但其實......
還不如以前在外面搭臺子的經費富裕。
畢竟以前在外面搭建舞臺,也大多都是點的一二四套餐,典中典了屬於是。
一個調音臺,兩臺舞臺上的返聽音箱,四臺全頻。
搞個差不多的臺子,蹦躂不壞就完事。
......
而且按照以往比較糊弄的租法,頂多就是比室內多幾列線陣音響而已......
李少傑撇了撇嘴。
三萬,如何辦一場優質的晚會呢?
......答案就是花兩塊錢買張彩票。
五百萬不僅夠晚會,甚至還能換個帶字母的大眾。
......
“行!交給我吧!!”
沉默了片刻,李少傑咬了咬牙。
“你就放一萬個心吧!!”
“但是.......這個選送節目的評判標準,漏洞太大了。”
李少傑搖了搖頭。
不談經費。
單看這個評選的標準,都絕對會讓音樂老師感覺無比頭大。
“要知道,所謂的藝術感這玩意,對於很多人來說就是個感覺的問題,感覺到位了就是有,但這種感覺太主觀了,並且人與人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專業比賽中,在藝術價值的考量上也都是偏向評委主觀的。”
“每個人對不同的作品,是否喜歡,感覺也是截然不同的。”
李少傑的話讓劉校長眉頭一皺,旋即忍不住點了點頭。
沒錯!!
類似什麼,表達精神,表達內容,亦或是.......
是否“喜愛”,都太過於主觀。
作為評判標準,不公平。
就算是大眾投票也未必是好事。
就好像這次藝術節選送的節目,還是為了去市級電視臺,進行相應的中學生文藝彙報,胸口碎大石誰都喜歡看,票數也肯定不少,但肯定不適合往上送。
一些比較正規的藝術類比賽,雖然也帶有評委的主觀情緒與偏好,但基礎還是會有一個“形式”上的打分框架與標準,儘可能的公平起來。
“我覺得,要是真正公平一些,評判的標準最好還是以【作品基礎的形式架構】為主,這樣起碼是有一個相對客觀的評分框架與標準的!!”
“但畢竟是高中藝術節,需要一些正向引導與題材契合,也不能單看形式評分,所以我覺得,評分標準可以按照客觀形式評分與老師主觀投票的方式來進行。”
“也就是說,【拋棄思想與表達,只看作品的精彩程度與完成度】與【作品藝術感主觀評價】雙向並進,能更好的選出合適的作品。”
李少傑的一席話,說的劉校長連連點頭。
懂了,但沒完全懂。
突出一個專業。
但其實很好理解,就好像評判作文,多數情況下老師還是會按照你的格式,語法,成語修辭的使用來打分,在這些基礎形式之後,參考的才會是主題表達出的內容。
這就是評分的“形式”。
沒了形式,那麼一切評判就只是主觀一言堂罷了。